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在物质丰富的时代,养育孩子的烦恼反而更多了。你发现没有,大家对孩子有了更高的要求,又时刻担心孩子养不好。父母每日每夜面对着那么多的养育的困惑,产生了大量的焦虑、担忧、恐慌、烦躁,而实际上这些也只是浮于表面的感受,问题的根源在于,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父母才是真正的好父母。

对于养育的学习,我经历过这么几个阶段:最开始是迷茫,然后开始阅读学习,学着学着就发现越学越焦虑、越学越困惑,这样就逼着自己再去自主思考养育的核心究竟是什么、究竟如何做父母才是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的。

我不知道当你拿起一本养育的书时,是如何判断它的好坏,又是怎么知道它是不是适合你的,我总结了一下我自己的经验。我评价一本养育的书、一个养育的体系,或者是一个养育的观点,有几个非常简单的评判标准:

第一,它是让我更焦虑了,还是让我释怀了?

第二,它是过程导向还是结果导向?

第三,它是把劲都使在孩子身上了,还是更多把劲使在父母身上?

就这三个问题,我不知道你的答案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第一,让我放下焦虑;

第二,过程导向;

第三,从父母身上找切入点。

那么当我读了《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这本书的时候,它真的完美契合了我所有的评价标准。它就是让我越看越放松,越对成为一个好妈妈有了信心,甚至影响到我的一些生活观念。我心底有一个声音说:“我要把这本书推荐给我最好的朋友们!”

但你知道吗?最开始看到《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这本书的时候,我一开始是被一种怀疑和抵触情绪笼罩的,难道现实当中还缺少那种因为父母想变得更好,而使孩子倍加痛苦的例子吗?

再一看作者是河合隼雄,我就笑了,我知道这本书的本意,一定跟我理解的不一样。为什么呢?因为1928年出生的河合隼雄,可以称得上是日本心理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是一位临床心理学家,是日本心理治疗领域无可争议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村上春树就说,自己在与河合隼雄面对面谈过之后,感受到头脑中纠缠在一起的那些让人很不舒服的、总想干点什么却又不知道该干什么的感觉,不可思议地就被温和化解开了。

养育观:远离“标准病”,做有个性的父母


《什么是最好的父母》这本书可以说覆盖了孩子从出生到成人,带给父母的大多数的难题。

那么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帮我们定航向、躲暗礁的,所以至关重要。这第一部分就叫作远离“标准病”,做有个性的父母。


我记得在我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什么时候最焦虑呢?就是遇到任何问题,我总想找标准答案。然后发现就算找到了,用在自己身上也未必就合适。比如说要想孩子钢琴学得好,家长必须紧盯,或者想让孩子入学适应快,必须上学前班等等。


然而这本书的作者明确说:“这不是一本指南书,因为养育孩子,根本就不能按照指南来。好的养育,要依着孩子的个性来。与其去寻找指南式的育儿方法,不如去发挥父母的个性,并且跟孩子的个性去发生碰撞。”这也是我经常跟父母们讲的,就是你有权力按照自己的风格去养育你的孩子。

那我们就先来看看,标准病的危害都有什么呢?

孩子不是标准件,不是生产线上生产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自己的个性生长节奏的独一无二的生命。再加上父母和家庭也是千差万别的,如果凡事都想着按照标准做,那么第一孩子会痛苦,第二家长会焦虑。很多家庭的那些激烈的亲子冲突和矛盾,往往就是来自于“标准病”。

还有,孩子们在学校那么“挣扎”是为什么?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没有被当作独立的个体对待,他们独有的优势没有被识别和激发出来。而我们作为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就是帮助学校对孩子独特的品质和能力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把它翻译给老师听。如果父母自己还在用标准去养育孩子,那我们的孩子真的太辛苦了。

书中就说:

养育孩子其实是很有意思的事,想要人生过得愉快的话,如果不享受一下养孩子这件事,那可就亏大了。

但是你看现在信息这么多,比如说,家具如果不安防撞角,小孩磕着可不行;孩子撒一次谎以后,终生就要不诚信了等等。包括那些“经典”的句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个危险”“那个重要”,就别说了,眼花缭乱。大家肯定都以为说这些信息,我知道的越多,养孩子就越顺利。但你反思一下,是这样吗?


这么一来,谁也不敢说自己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所以就会越来越不安。然后就总忍不住想问:“这么做对吗?”“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无穷无尽。


其实,世上并不存在适用于所有孩子的好方法,你同意吗?作者就非常诚恳地表示说:“对于怎样养育孩子的难题,其实我也没有答案。所以我经常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养育就行了。”看到这儿,你是不是有点失望?就好像觉得自己有病去看医生,希望医生给你开个药方,结果医生说你没病,只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好。我们往往因为自己的局限性,会以为真理是一句无用的话。

书里还专门回答了一些问题,貌似不是父母养育当中最典型的痛点,但你仔细琢磨,就发现,这些问题是帮助父母把焦虑的根本心理因素给挖掘出来了。

你一定问过自己,孩子的养育不如人意,是不是母子关系不好导致的?这说明什么呢?这是父母常有的自责心态。比如说,为什么我总是对孩子唠叨?这是一种对自我情绪管理不好的焦虑。

再比如,有的妈妈会说:“我好害怕做了母亲之后,我就不是我了。”你想一想,也许某一刻你的脾气大爆发,恰恰源于对于失去自我的恐惧。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我以前听学校的老师说,他们让孩子以“母亲”为题写作文,结果写出来几乎都一模一样,全都是“我妈妈很温柔”之类的内容。可要是以“父亲”为题,孩子就会写出很多有意思的东西来。换句话说,一说起“妈妈”,河合某子、铃木某雄这样的名字就消失了,只剩下谁谁的“妈妈”这个角色。

从古至今,女性被“妈妈”这个角色限定得太厉害了。从孩子们的作文就能看出来,母亲似乎是有一个近乎绝对的刻板印象存在的。

那现代女性正是想要打破这个古老的传统,不仅作为母亲,而且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生活,这就使得母亲们不得不在某些方面拒绝母性。是不是有人内心有这样的想法:“要是被贴上了‘母亲’这个标签,我的这个个体可就死掉了,我可容忍不了”。

对于女人而言,同时做好母亲和女性这两个角色,似乎非常难。但是一边扮演母亲,一边遵循自我和个性来生活,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也就是说,比起在母性和自我这两种生活方式里边选其一,不如去考虑我在这两者之间,要找到哪里是平衡点,要让它们各自占多少的比重。而究竟如何选择何种比重,自主权应该完全在妈妈手里。你要抓住它,不要被别人的别的观念影响,这也正是一个人的个性所在。所以我鼓励大家做一个有个性的妈妈。

那不管你是选了重心在母性,还是在自我,你大概率都会面临养育的压力。就是孩子一旦让你不如意,你就要自我反思,是不是哪儿我没做好?书里就说:

不要一发生什么事,就马上说都是妈妈不好

我以前也经常把这话挂在嘴上。可是因为妈妈小时候与外婆的关系,以及再上一辈的母子关系,都会影响现在的母子关系,所以这种关系可能已经持续了三代,成为所谓的家族的命运。我们不能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自己,归结为父母,因为关键不在于谁错了,而是从现在开始我们该怎么做。

孩子出了状况,就对妈妈或爸爸说“你就是问题的原因”这样的话,不能解决任何问题。一件事要想发生变化,与之相关的整个系统都要随之改变。一个人改变,全家也就必须一起改变。

就像我们一般都觉得妈妈总是爱唠叨,但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在于妈妈,而是爸爸的缺位造成的。你相信吗?通常来讲,爸爸的角色应该意味着刚性的大义灭亲一样的规矩,和规矩的执行者,而妈妈的角色意味着柔性的接纳保护这样的一种形象。

母亲有时候就是因为父亲一句重要的话都不说,才会生气的,如果父亲能够先说出父性化的语言,母亲就安心了。但父亲几乎都没有能够做到,甚至很多父亲软绵绵地说话,就更让母亲生气了。

改变这种情况的好办法,就是父亲先把母亲想说的话斩钉截铁地跟孩子说出来,比如就喊一句:“快去学习!”这样一来,母亲反而可以出来唱个反调说:“孩子他爸,不用这么严厉。”父母在这种互相协调当中去找平衡,妈妈不仅能因为爸爸的支持放松下来,而且也不再是一个终日唠叨个没完的形象。而且孩子一听爸爸这一句话,也会赶紧就学习去了。


如果通过阅读这第一部分,理解了养育没有标准答案、最好的父母并不等于完美父母这些理念之后,就让我们开始心平气和地进入下面的章节。那从第二部分开始,作者反而开始告诉你很多虽然不是标准答案,但是却属于孩子成长共性当中的问题,非常实用。

阶段一 学前期


我们先来看看学前阶段。单看这一部分列出的那些问题,就已经说到父母心坎里了,比如说很讨厌养孩子怎么办?总忍不住唠叨孩子快点怎么办?学前教育对孩子究竟是好还是坏?

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好好地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其中有两个重点给我启发很大:一是形成充满信任的亲子关系,二是形成为人父母的直觉。

实际上,拥有充满信任的亲子关系的重点,就在于让孩子在这段关系当中充满了安全感。究竟什么是安全感呢?在刚出生的这几个月里,孩子通过母亲形成了对世界最基本的信任感,也就是一种类似于“没关系”的安心感。

那怎么让孩子拥有这种安全感呢?肚子饿了,只要大声哭,就可以得到食物,遇到困难一定会有人来帮助自己,这就叫作安心感。怎么样都没关系,无论何时自己总能够得到帮助,这种感受对孩子至关重要。婴儿就是无数次地反复体验着“不安——没关系——不安——没关系”这样的过程,明白了这个世界基本上是可以放心的,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关键的安全感。

如果反复经历的,是无论怎么哭都没有人来帮自己,这就很可能变成另外一种体验了:这个世界充满了不安。偶尔因为父母忙不过来,婴儿稍微地体验一种这种不安,倒也无妨,但如果婴儿获得的,是绝对不可能获得帮助的这种体验,那就糟糕透了。被爸爸妈妈保护着这种感受,对孩子太重要了。可以说得绝对一点,父母就是孩子的“保护神”。

当然,职场妈妈听了,可能会焦虑于自己不可能随时做到,但实际上能给予孩子这种体验的,不只是亲生母亲,母亲的角色的替代者也完全可以提供这种安全感。也有孩子一生下来就失去了母亲,所以保护神并不仅仅限于亲生妈妈,只要是能够让孩子体验到这种一体感的人都是可以的,姥姥、奶奶、阿姨都有可能。


母亲能心里装着“这个孩子是我的宝贝”这样的想法,抱着孩子就可以产生“宝贝”这样的语言,这就是一种非常强烈的一体感的反应。那反过来也是,母亲如果很焦虑,婴儿就会很焦虑,母亲如果是焦躁不安的,婴儿就没法好好喝奶,我想很多妈妈都有这种体验。


但作者也提醒,并不是说只要做到这一点以后就一劳永逸了,因为孩子还要面临很多的风险和变化,这只不过是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还有就算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所疏忽,未来也有可能去补偿孩子的。总之,关于建立信任的亲子关系,不安的时候总能得到帮助这种体验,再多都不会有坏处。


除了在幼儿期形成信任的亲子关系之外,作者还特别提到了,你觉得你为孩子付出那么多,孩子却觉得你没做什么,这是怎么回事?作者说,这是因为你偷懒,让你失去了磨练自己作为父母的直觉的机会,这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父母打拼挣钱,可以说为孩子付出了很多。可是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低龄的孩子,挣钱的重要性,比不上重要的时候妈妈有一句回应:“妈妈在这儿。”通过陪伴养成直觉,知道孩子要什么,什么可以让他开心,特别重要。

所以为什么我特别主张孩子,尤其低龄的孩子要亲自带呢?道理就在这儿。从孩子小时候细致入微的照顾当中,你慢慢会摸到你孩子的脾气秉性。

孩子是不会无缘无故哭泣或者大笑的,肚子饿了或者尿布湿了,就哭,心情好的话,就喜笑颜开。只要你天天照顾他,每天耳鬓厮磨,认真地观察他,孩子就会告诉你他的特点、他的这些信号。


那么你就会感觉到是尿布湿了,他哭了,给他换个新的尿布,孩子就舒服了,就笑了,然后你会跟自己说果然没错。经过这样反复地尝试,渐渐你就能明白孩子需要什么,你就了解你的孩子了。孩子哭了或者笑了,一次次地回应他发出的这些信号,久而久之这个直觉就建立起来了。

如果不去寻找孩子大哭的原因,而是一味地想要止住孩子的哭声,那就走错了方向。父母要是再发一顿火,孩子就哭得更起劲了。要知道,孩子的养育一旦进入了恶性循环,就会加速恶化,这种直觉会一直延续到孩子的整个成长过程。而这种直觉恰恰是良好亲子关系的保障,你得懂你的孩子。

那这本书读到这儿,我想你大概已经抓到了它的一个基调,就是父母要信任自己,也要信任孩子。在养育当中摸索孩子的个性,形成属于自己的养育风格,比寻找标准答案更重要。


阶段二 小学期


好,那接下来就要进入到亲子矛盾最易爆发的幼小衔接和青春期了。


父母焦虑的高峰,一般来讲,都和孩子的成长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有关。你回想一下,幼升小和小升初大概在很多父母看来如临大敌。

我的一个朋友,在送自己孩子上小学的第一天,看着孩子的背影就止不住地哭,我问她:“为什么呢?”她说:“你看孩子那么小,就要开始小学生活了,太可怜了!”我听了真是哭笑不得,你说妈妈是不是把自己的这种情绪化和压力都投射到孩子身上了?

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我们首先应该祝贺孩子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然后跟自己说稳住、稳住,保持这种心态。小学期,好父母需要守住悠然心境。

我们回想一下,如果说孩子上学前,我们还能有悠然心境的话,其实就是相对佛系一些。看到孩子走路了、长牙了、说话了,我们还能会心一笑,相对去关注孩子的需求多一些,也能够更好地控制我们自己的情绪。可是当孩子进入了上学的年龄,我们真的就和这种田园牧歌的养育渐行渐远了,每天真是如临大敌,如履薄冰。学校老师的一个批评,就可以让全家鸡犬不宁。一个在未来人生毫无作用的考试成绩,就可以让父母暴跳如雷。别人家孩子要是处处抢先,那父母就更是恨铁不成钢。

如果说孩子上学前,我们姑且还能说出孩子几个优点的话,当孩子上学了,是不是我们眼睛里孩子的缺点一下子就多起来了?磨蹭、马虎、不懂得上进、不懂得搞好同学关系……数不胜数。

书里就讲了一个好笑的故事。有一个小学老师,让孩子们写出五个自己的优点,你猜结果怎么样?结果没有一个孩子能立刻写出来。当孩子们想写自己优点的时候,却发现只能想起自己的缺点,比如不好好学习、不听话之类的。老师说:“不是写这些,要写优点,你们回家去问问大人,问问你们的妈妈,就知道自己的优点了。”于是老师就把这件事当成家庭作业留给了孩子们。没想到孩子回家问妈妈之后,几乎都被妈妈教训了一顿:“你说什么呢?你的优点还能有五个?你还不快去努力学习?想什么美事呢?还不赶紧反省一下自己?”我的天哪,结果孩子们听得都哭了。

这位老师听了孩子们的讲述,在家长会上对家长们讲了这件事,那些家长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就算是成年人,被问到说出你自己的五个优点,大概也会有点不知所措,明明是要说优点,却满脑子都是自己的缺点。张嘴说出自己五个优点的人,反而被看作是自大和骄傲,现实情况就是如此。所以你可以时不时地问问自己,说一说我家孩子的五个优点吧!

这时候我们就改变一下,平常我们会说:“我家孩子数学得了多少分,太差了!”现在你说:“我家的孩子笑容很可爱,真了不起!”孩子的笑容是没有办法用标准来衡量的,如果父母能够准确地把这种非标准化的优点提炼出来,那是最棒的。

但父母要是觉得书里写过可以这么夸奖孩子,那我就这么说,也不行,你不能照搬。其实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事情进展顺利的时候,你都可以给到他这样的鼓励,夸夸他美丽的笑容、善于帮助别人的爱心等等。

为什么我要花这么大的篇幅鼓励父母找孩子的优点,并且要告诉孩子呢?因为就是我自己在跟很多父母接触的时候,发现这样一个貌似简单的事,他们真答不上来。如果孩子在你眼里一无是处,你又怎么鼓励他进步?如何跟他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如何让他充满自信地做他自己呢?

有一个妈妈在社交平台上给我留言,自己的儿子因为女生过生日没有邀请他哭鼻子,把妈妈气坏了。我说:“这有什么可生气的呀?从这件事当中,你能找出孩子的某种优点吗?”她都懵了,她说:“怎么还能找优点呢?我是想你帮我解决问题的。”我说:“你看,这说明你的孩子很重感情,你应该告诉孩子,很看重友谊的孩子,将来一定可以交到知心朋友。”我这么一说,这个妈妈特别意外。

从孩子身上发现闪光的点越多,越有利于孩子提高自尊,成为敢于担当的人。当然你也要客观、真实、智慧地发现,不要盲目乱夸,那叫溺爱,你要理智真实地告诉孩子他的优点在哪里。

你可能会说,就算我可以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我还是很难做到你说的“守住悠然心境”。作者在这本书里就引导我们,通过思考一个相对宏大的命题,来解决当下的困境和焦虑。他提出一个问题说:“人是什么?”我们可以想想,人是什么呢?

作者认为,人最大的价值是有个性地活着。其实太多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大师都特别强调,一个人只有成为他自己,他才会觉得他的人生是有意义感的,才不会轻易放弃自己,或者说轻易放弃这个世界。

我们来看看,哪个“成功人士”不是充满个性的?达芬奇、爱因斯坦、埃隆·马斯克、乔布斯、李娜、姚明,也许父母们期待自己的孩子可以像这些人一样成功,但是当你的孩子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质的时候,你真能允许他、鼓励他吗?你保证《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你的教育不会扼杀一个充满个性的未来的成功者吗?即便不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仅仅是充满个性地活着这件事,其实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同时,这也是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

认同孩子的个性,可以说是这部分的核心观点,其实也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一到了孩子的事情上,家长们总会容易太过于心急,明明知道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问题,但眼前总想把孩子塞进确定的形状里面。养育孩子这件事本身也是一样的,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好,只让孩子去做那些早已经知道答案的确确实实的事。这样的话,家长只是把孩子的人生塞到所有人的最大公约数里面而已,孩子的个性也会一直被压抑下去。

人们虽然嘴上说重视个性,可是却没有能够看到孩子的个性,没有把自己的慧眼打开。而且个性是没有办法换算成数字来衡量的。在学校里学习怎么样、擅长哪些科目,这些都可以用数字来表示,简单明了。但是像“我家孩子很温柔”这样的事情,就没有办法用分数来证明。但是能这样说出口的父母,都是很自信的,都是很信任孩子的。如果能够干脆利落地用这种没法用数字表明的事情来评价孩子,比如善于帮助人、特别有爱心、很有眼力见、愿意做家务等等,那这个亲子关系一定很棒。

其实换个角度说,这也是父母对自己孩子自豪的表现。假如父母也想说,我要按照自己个性活着,那很好,可是你却不能理解孩子的个性是什么,或者不允许孩子按照个性生活,那你这个“个性化地活着”也谈不上。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想要活得比较有自己的特点、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活着的话,也必须去思考你孩子,或者说允许你的孩子这样去过日子。在这一点上,其实很多人都是在偷懒的,所以对于活出自我这件事,就莫名其妙感到那么不知所措。

父母想着说,我做我自己喜欢的事这样好不好?然后又会疑惑,这样传达给孩子对不对?然后孩子可能会说:“你都做你想做的事了,我怎么不能做我想做的事?”如果父母能够活出自我,就会懂得孩子的个性。当孩子提出一些个性化要求的时候,你就应该说:“你当然可以去做。”不过在那种父母采取了“人盯人”战术的家庭,想要父母活出自信、孩子活出自我,就特别难。

在小学期,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对来自学校老师的要求和压力,想要做到有个性的父母、有个性的养育不容易。你看一个爸爸宣布退出班级群,都可以在网上引起激烈的讨论。但如果你接受了作者的理念,眼中尽量去寻找孩子的优点,在家庭环境里尽量尊重孩子的个性化,尊重孩子的需求和表达,帮他减轻一些来自学校或者社会,或者是通常概念下标准化的压力的话,那我想在这一时期,你跟你的孩子依然可以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用我的话讲,就是我们要做孩子在这个社会上压力的筛选器和过滤器,而不是放大器。

常见问题一:孩子不爱上学,成绩不好,怎么办?

有的妈妈特别苦恼,就说孩子不愿意去上学,成绩也不好,到底怎么办呀?觉得好像再也没有什么指望了。

我讲一个故事,是于丹老师给我讲的。她说在她们的这个大学的附小,有一年入学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要是给他贴标签的话,可能叫多动症,就是根本听不下去课,坐不住。但是非常幸运,他碰上了一个好的老师,这个老师没有给他贴标签,不批评他,还给他起了一个昵称,叫“教授”。

有一次上课的时候,老师正讲课,这个“教授”就站起来,出门就要走到教室外面去,老师说:“教授教授,你等一下,你干嘛去?”这个“教授”说:“你讲课讲得太差,我出去待会。”老师说:“同学们你们看,教授是一个特别诚实的孩子,他没有找借口出去,他觉得老师讲得不好,他就实话实说了。来教授,你给大家讲五分钟。”这个“教授”就真糊里糊涂,不知道讲什么,讲了五分钟,就这么哄着带着,这个孩子到了五年级,一下成了学霸。你想这是什么道理?就是老师用个性化的、差异化的方式,去对待了孩子不同的状态。这孩子可能就是在各方面发育晚一点,如果一上来老师就是批评、罚站、贴标签、请家长,那我想这个小孩很难在五年级的时候,爆发出学习的能量和热情。

一个老师都可以做成这样,那作为孩子的妈妈、作为孩子的家长,更应该去客观分析自己的孩子。只要你的孩子没有真正的所谓功能上的问题的话,只要家庭环境是平和的,对孩子是接纳和鼓励的,没有一个孩子会天然是学渣。

常见问题二:孩子和同学发生冲突,怎么办?

我在做《你好爸爸》采访的时候,采访了很多的成年男性,他们都提到一个童年的伤害,就是当他跟小朋友发生冲突,别人找上门来告状,他们的爸爸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他们打一顿,这种委屈一直延续到成年之后。

所以当孩子在学校跟小朋友发生了冲突和矛盾,家长该怎么做呢?

我觉得如果孩子哭着回来,非常低落地来到你面前,你首先要表现的是接受他,理解他,关切他,支持他,然后我们要尽量了解事实是怎么样。

如果是那种小孩之间的打闹推搡,你看小猫小狗都是在互相抓咬的过程当中长大的,我们就可以跟孩子慢慢分析这个事,也让孩子变得能够心胸开阔一些。

但如果你发现这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了,有霸凌的成分在了,比如说侮辱人格、讽刺、起外号羞辱他,那这个时候你不能说你得打回去,你要表现出能够面对这样极端情况的勇气和坚定,要到学校去进行交涉。为什么呢?要让孩子知道,我的父母是有勇气去解决冲突和危机的,他在你的整个行为当中就学到了如何处理这件事。

但我还要提醒,就是你去学校的时候,不要一副来算账的样子,你一定要理性、中立、平和,把自己的担忧,把孩子的状态讲给老师和学校,然后进一步寻求解决方案。有的父母一上来就是来找老师的不是的、奔着吵架来的,那最终也很难达到一个你期待的沟通效果。

总之,我们要告诉孩子,在任何情况下,我都是你的后盾,我支持你,我要让你看到解决危机的方法是什么。

阶段三 青春期

好,真像一路通关打怪,我们接下来进入孩子的青春期。

我发现,父母们对于青春期真是谈虎色变,如临大敌,一个花季一样的年纪,怎么就披上了令人担忧的外衣?因为青春期就是指向独立、指向一个更大的分离的,这当然会给家庭养育带来冲突和不适。

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可以说是把自己的脚实实在在地穿进了父母们的鞋里,真切去体会父母的困惑或者愤怒,并且给出相应的解释。我们来看都有什么,比方说题目有“为什么孩子上中学之后,突然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为什么孩子总跟我唱反调”“当孩子烦恼时我该做些什么”“为什么青春期更容易出现身心疾病”。

面对青春期,父母们最担心两件事是“早恋”和“叛逆”,我认为这些所有的担心、不解甚至愤怒,都是来自于对青春期的误解。

青春期一个最重要的变化是生理上性的发育,过去还只是个小孩,可一到了青春期,性这个因素就开始出现了。青春期其实就是孩子体内已经开始发育出孕育下一代的能力了,从而逐渐从孩子向大人转变的过程。

不过这只是成年人对于青春期的解释,孩子们本身所体验到的,就好像是身体哪儿都不对劲,情绪哪儿都不对劲,一颗孩子的心要逐渐去适应一个成年人的身体。于是这心里就有巨大的冲突表现出来,就是情绪化、顶嘴、不耐烦、喜欢独处等等。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用语言表达的体验,他自己也控制不住,所以他想保持沉默,也是理所当然。

另外,青春期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弄清楚自己是谁、有什么特点和个性、喜欢什么样的工作、适合哪个类型的异性等等,这都是要在青春期去做的功课。如果自我同一性完成得好,就可以顺利地进入成年期,否则孩子就要在成年期付出更大的代价。

比如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适合什么样的异性,在未来的婚恋问题上,就会特别折腾,这就属于自我同一性完成得不好。那在这个阶段,实现自我同一性要比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高三还紧张不起来?就是因为他没有机会去思考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想要做什么。

要孩子相对顺利地完成这个任务,父母必须在青春期给出空间,这特别重要。父母如果知道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压力下,经历自己身体和心理的巨变,应该就不会那样步步紧逼了吧!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不要针锋相对,要体谅他。孩子情窦初开,先祝贺他,再慢慢提示风险。孩子有秘密了,尊重他。我们要相信,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大的大是大非基本上都明白了,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心,他们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父母能够懂他们、理解他们是最重要的。

书里就举了个例子,在镰仓时代初期,有个叫作明惠上人的名僧,他就说“十三便已老”,甚至试图自尽。他认为自己在13岁已经达到了人生最佳状态,以后长大成人,又得重头来一遍,不如在这个至高点上死了算了。这就可以看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内心的冲突是多么剧烈,他认为身体上的变化是不洁的、令人厌恶的,甚至不惜让生命停止在成人以前。从某个角度,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父母去理解少年人的这种心情。

人在青春期的时候,能量变得特别强大,而且如果不是这样,他也没有办法度过他的青春期。理解到这一点,父母会更多对孩子有一些心疼和体谅,我想这是作者的用心。因为河合隼雄本身就是心理咨询师,所以他在为青春期孩子咨询的时候,就经常碰上不说话,也不接受任何治疗方法的孩子,那除了沉默,河合隼雄也没有其他办法。

不过也可以尝试与孩子进行零星的对话,比如问:“你怎么了?”孩子会说:“睡觉。”过了一会儿又问:“你是高中三年级吗?”“三年级。”就是这种简单的、有点尴尬的、和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甚至不怎么像样的对话。

孩子回家之后,河合隼雄就问孩子的家长说:“下周你们还来吗?”你们猜孩子怎么说?孩子说:“还来。”过后孩子妈妈就打电话来说,孩子特别高兴。那河合就问说:“高兴什么?这也没什么实质意义。”妈妈说:“孩子说第一次遇到这么懂我话的人。”

如果单是把当时的对话复原来看,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是孩子本人却有了被理解的感觉,这让河合先生很感激,也很惊讶。说白了,从始至终他都没有触碰孩子不想被人触碰的地方,而平时普通人常常并不会注意这些,常常一开口问的就是禁区问题。只要孩子身边有一个能理解他的人,孩子就会好起来。

其实何止青春期的孩子,年龄再小一点的孩子,父母沟通的秘诀都是同理心。比如:

“你刚才抢了弟弟的玩具,我知道只是你也想玩那个玩具,并不是想惹弟弟哭。”

“你不想去上学,一定是因为有什么事让你觉得为难。”

“你刚才发脾气,我知道是因为你实在太困了。”

如果一次谈话是从同理心开始的,你才有可能触及到你想要的那个教育的目的,否则情绪一对抗,什么也别谈了。

那想要理解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理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之外,父母还必须接受的一个现实,青春期,孩子是在对抗当中独立的。

如果说成年是破茧成蝶,那么青春期就是成蝶之前的蛹,只有在蛹里经过痛苦的变化,才能化茧成蝶。这个时期必然会出现各种的反抗行为,但是父母必须接受的宿命,就是孩子正是在反抗父母和否定父母的过程当中,逐渐成为一个大人的。换句话说,父母养育的职责之一,就是让孩子把自己当作是反抗的对象。这听着有点不好接受,但实际上就是如此。青春期的孩子常说:“烦死了,不关你的事。”其实这也很正常,在某种程度上不经历反抗、冲突,孩子就没有办法跟父母分离,成为独立的个体。

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会说这种话,只是我们不能放任不管,在必要的时候要轻轻地敲打敲打。比如你可以这样说:

“你要是反对我的话,别光说烦死了,你可以说说清楚到底反对我的什么,或者哪里看不顺眼,咱们交流交流。”

当然了也不是每次都这么说,不然孩子就知道你的套路了,需要敲打的时候就这么说:

“我会说出我的想法,你也说说你的吧!”

尽量平等地去交流,重要的是,要拿出倾听对方说话的态度,真的听。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如果下定决心,拿出坚决的态度的话,孩子一下就可以感受到,我想这大概是与孩子打交道的时候最重要的事情了。只要让孩子知道,你的态度是认真的,那其实问题就不大。认真地倾听,认真地平等交流,而当你真的非常生气的时候,怒吼一声,也不是不可接受的。很多时候,一句怒吼而出的话,反而可以修复两个人的关系。

只是在这个时候要注意有些话绝对不能说,比如在过去,谁要是对一个男生说:“你这个娘娘腔。”那两个人关系就完了,因为有些话在某个时代就是绝对不能说的,但是现在社会越来越多元化了,没有办法简单说哪句话绝对不能说。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人,绝对不能说哪些特定的话,其实我们是能知道的,尤其是我们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避开这些不能说的话,不要故意拱他的火,刺激他,这也是所谓的爱。说到底,没有爱,什么都行不通。

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不擦出一些对决的火花的话,情况没有办法改变,不过说不定这种激烈的对决,一生也就这么一次。而所谓的对决,必须也要听到对方讲话。真正的对决也包含着跟自己的对决,就是你要克服自己很多的局限、很多的焦虑和痛苦,才能够跟孩子进行真正的碰撞,亲子之间就是如此。

有的时候父母很难面对自己心中的一种情绪,就是讨厌或者是恨自己的孩子,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瞬间,而且当这种感情升起来的时候,你会觉得,怎么我会这样想?一定要把它压下去!实际上,在家庭成员中间,在亲密关系里面,我们要允许自己对对方有偶尔的恨意,并且接纳它。

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女儿问我说:“妈妈你喜欢我吗?”

我说:“当然喜欢你了。”

然后她说:“可是你有时候也会说我。”

我说:“妈妈不同意你做的事情,但是妈妈喜欢你这个人。”

她又说:“那妈妈你恨我吗?”

我说:“有时候。”

她说:“妈妈你爱我吗?”

我说:“那是永远。”

然后你猜我女儿说什么?她说:“我对你的回答很满意。”

我觉得我又经历了一次灵魂拷问,而且顺利过关。

我为什么会这样回答她呢?我是想让女儿知道,妈妈是非常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情绪的,因为我再爱她,也有对她横眉冷对、语气特别强烈的时候。如果她问我,我恨她吗?我说怎么可能?妈妈不恨你。她就会觉得妈妈不真实。而当我真实地跟她讲,我偶尔会有恨她的瞬间、讨厌她的瞬间,她也就接纳了。她如果有偶尔讨厌我、恨我的瞬间,也不会那么自我否定。这种真实的情感流动,其实蛮可贵的。

禅宗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叫作“啐啄同时”,什么意思呢?就是蛋壳里的小鸡或者小鸟,在壳里这种嘟嘟的声音叫作“啐”,那么母鸡或母鸟帮助它出壳的时候,会啄这个壳。也就是说只有内外同时发力,新的生命才能诞生。任何人际关系,或许都需要这样的机缘相投,才能成立,亲子关系更需要“啐啄同时”来两相吻合。

与其关注像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冷冰冰的数字,不如为孩子做一次早饭,默默地看着孩子,或者平行地陪伴孩子做某些事。比如说我就主张孩子写作业,你不要盯着他哪个字写错了,哪个数算错了,你也拿出一本书来,或者摆出一个学习的姿态,在一边和他共度学习的时光,而不是盯着他一举一动。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别要努力做到“言所行,行所言,言行一致”。

阶段四 成年早期

希望父母们能够慢下来,多多地用心去陪伴、见证、欣赏孩子的成长,也多多用心去倾听孩子的心声,这样就可以理解,养育孩子就是自性实现。这又出现一个新词,自性实现是什么意思?

自性实现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概念,大约在1930年,在因心理问题来找荣格做咨询和治疗的人当中,他发现有三分之一是看上去似乎什么问题都没有的人,他们拥有地位、金钱、名声,是确立了自我的这种成功人士,也几乎是父母希望孩子成为的模样,也可以称为是完成了自我实现的人。但是正因为他们已经成功了,所以就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了。

荣格写到说,拥有一切并完全适应了这个社会,这竟是他们的烦恼。于是他们就开始思考一些似乎不着边际的问题,比如说我到底想要做些什么呢?我死了的话会怎么样?或者做一些不着边际的事。我们可以看看自己周围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人。那荣格就认为把心灵的全部内容,包括自己终将死亡的事实一起接受,这就叫作自性实现,它和自我实现不一样。

在物质匮乏的过去,人们每天都是为了温饱疲于奔命的,根本没有办法有时间考虑这些终极问题,死是什么等等。而如今物质丰富了,温饱已经不是问题,长寿都这么普遍,所以人们就会直接去面对这些灵魂里的终极问题。人死不能复生,那就意味着自己在世上拼命争取到的东西,到那天会全部都消失。那如何应对这个问题?如何面对自己努力获得的这些看得见的成果?

荣格就认为,人类在人生的前半段的目标就叫作我刚才说的自我实现,后半段要致力于自性实现,才能获得平衡。

在过去,人们年轻的时候,没时间想自性实现。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小孩从很小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因为物质丰富,他们接受的信息量非常大,他们的自尊和自我都生长得非常早。所以作为现代孩子的父母,如果还像过去一样,只看重孩子的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忽略那些看似所谓太成熟和抽象的道理,恐怕就不容易跟孩子和谐相处。

如果父母能够支持孩子的个性,允许他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么他对自性实现的探索就不会受阻,也就不会听到孩子说“我父母替我活了我的人生,我就不用活了”这种令人痛彻心扉的话。

说到这儿,这本书的讲读差不多就要告一段落了。那么在你的心目当中,究竟什么是最好的父母呢?你现在的想法,和听这本书之前的想法,有没有改变呢?我想我们每个人心中还是有不同的答案。

我先说说我的,我觉得最好的父母是以孩子为核心、顺应孩子的父母,而不是以自己为核心、让孩子顺应自己的父母。父母不是给孩子的成长锦上添花的,比如说他能获得什么样的财富、什么样的社会地位、是不是能够创业成功,这里靠他自己努力的成分更大,靠天时地利人和的机缘更大。父母是给孩子托底的,就是当他碰到人生低谷的时候,他依然相信会有人愿意帮助他,他依然相信明天太阳照常升起,这一份温暖坚定的生命底色,是父母可以给到孩子的。我想如果能做到这一层,就可以称得上是最好的父母。

今天的解读就到这儿,欢迎把你的困惑或者是感悟跟我分享。养育的路上,让我们风雨同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294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780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001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593评论 1 28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687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679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667评论 3 41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42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872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18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346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019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658评论 3 32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6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9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275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07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