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山里的驴奶头
说实话,大山里有那样一种植物,我到现在都还没有弄清楚它叫什么名字,也忘记了它具体长什么样子,我只隐约的记得它的果实外形轮廓就像驴的奶头,乳汁是白色的液体,绿色的包裹着,所以我们的小伙伴都叫它驴奶头。味道很甜,没有核,果肉也是白色的,吃起来软绵绵的,很香。
随着慢慢长大,长年在外奔波,很久都没有去山里寻找这美味了,只是在记忆里,在回忆里。听在家里的父辈们说起,不知道什么原因,这种植物已经在山里不见了,就那样很突然的消失了,我想应该是天气干旱不适应它的生长环境了。随着经济的落差,年轻的人们不再以田地为主生,一年下来在外打工怎么的都比庄家的收成好,所以许多的良田都荒废了,长满了杂草,也或许这种植物就失去了竞争的优势,慢慢退出了山里的舞台。
年幼时,漫山遍野都是熟透了的黄土地,适合植物的生长,这种环境造就了这样美味的植物,隐藏在田埂上、在山楞上、在水洼旁、在熟透了的黄土里。野味都是上天赐予我们最珍贵的东西,属珍品,稀少且难寻,能够偶然遇到,应是机缘,能够吃到算得上是幸运吧。记得有一次回家,正好在这个生长的季节,我独自寻遍小时候能找到驴奶头的地方,整整一下午的时间,没有看到一片叶子,失望至极的回家,心里难免空落落的,最美好的东西,最是不容易得到,也让人最是钟情,最是回念。有二十几年了吧,无论在祖国的那个地方,我都不曾见到这植物的样子,不曾尝到它的奶香,或许早已经忘记了那种味道,留下的只是说不上的回味,难道这美味就这样失去了痕迹,我不想承认这是事实,有时间我一定重新找寻它的足迹,别让味道失去色彩。
野味难寻,美味难得,能食之者,不说幸运,但为之福也!
科普:
驴奶头,学名地梢瓜,别名地梢花、女青、羊角、驴奶头。萝藦科,花期5-8月,果期8-10月,幼果可食用,种毛可用作填充料。功能主治:益气、通乳、用于体虚乳汁不下,外用治疗瘊子、补肺气、清热降火、生津止渴、消炎止痛,营养价值极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