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地皮菜和头发丝
地皮菜又称地达菜,俗称地软子。头发丝和地皮菜是一样的物质,只是形状不一样而已,地皮菜是片状物或者团状物,头发丝是像头发一样的丝状物。二者都是藻体和真菌结合的一种共生植物,最初一般呈胶质般的球形,经过自然条件的风化和影响,或呈片状,称之为地软儿;或呈丝状,称之为头发丝。一般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背阳面,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
细雨过后,地软子会变得发胀,捡起来会顺手好多,比在天干物燥的时候好捡。所以雨过天晴,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们,不仅仅是掐沙葱,还有就是拾地软儿。老人们常说“羊粪颗变地软儿”,其实科普一下,地软儿与羊粪颗没多大联系,仅有的一丝联系,就是羊粪颗给地软的形成提供了一丝菌营养而已。说实话,对于我来说,在美味面前,它是啥变的与我毫无关系,只要好吃、吃起来香,就是山珍海味。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都是妈妈做的地软儿包子,热气腾腾的,再配套一碟子沙葱辣菜,那个味儿,只让我深深地流了一把哈喇子。
在我的家乡地软儿是用来吃的,反而头发丝,捡的时候很费事,一根一根和头发一样,容易断,捡它需要在天干物燥的时候,头发丝是用来换钱的,具体一两能换多少钱,我记不得了,那时候应该是不便宜的。据村里的老人说头发丝是放在城里人的高档的餐桌上的,是有钱人和有身份的人才能食用的。确实,它的获取很费劲,用锥子紧挨着山皮一根一根的挑起来,用大海捞针来形容有点夸大,但可以来诠释一下捡它的困难。我是真真的操作过,一两次而已,没那个耐心。
有些事情当你亲身经历了,才知道做好一件事有多么的困难,才明白钱难挣的道理,父母为了儿女付出的太多太多,从没在意过回报是什么,那种无私的贡献,是一份怎样用言语来表达的崇高。有句话这样说的,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酸甜苦辣,有什么资格来指责别人的不够仁慈。没有经历过风风雨雨,怎能尝尽人世百态,长不大,永远不会懂得父母的心思和高尚。
现在的地软菜已经发展成为家乡的一道美食产品,是家乡的土特产之一,我的朋友就是做地达菜的,他们的宣传和销售都做的很好,产品质量很正宗,企业带动了就业,给乡亲们一个家门口挣钱的岗位。愿家乡发展特色产业,共同走上富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