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效用』理论也称『期望』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认为:预测一个人想做什么和他投入多大的努力去做,取决于三个变量:
第一,期望值,指个体对自己行为和努力能否使自己达到良好表现的主观概率。影响个人期望值的因素,有个体过去的经历、自信心、对任务难易程度的估计等。
第二,关联性,是个体对于良好表现将得到相应回报的信念,即工作成绩与报酬的关系。
第三,效价,指奖励对个人的吸引程度,即个人在主观上对奖励价值大小的判断。
激励水平的高低可以由以下公式表达:
激励水平(M)=期望(E)*关联性(I)*效价(V)。
即:公式表明,激励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期望值、关联性和效价乘积的大小。只有当这三者都高时,才能真正达到高激励水平。
【水沐角度】
我们常常说,希望激励一个人,无论是孩子,还是下属,或下游的合作商,都需要以对方的需要为目标,投其所好,启动能量。从『期望理论』的角度讲,一个人即要有对自己成事的能效感,自信心,还得面子里子银子配套,以及同时看自己的意愿程度高低。
由此,在想:一件事的最终成事,是有多少的不易。双方的合作,亲子的教育,人才的培养……一节一步,一环一扣,凝结着几多人的心血,才有今天,以及我们尚可平安舒展的现在。
我是水沐。磨砺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期望』,不断变换方式激励自己的征程。感谢我们同行同在。我们明天见。
终待荷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