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一生》,这本书听完后,悲愤交加,咬牙切齿,对松子的做法和想法大跌眼镜。有的人起初拿了一手好牌,可走着走着,自我认知低的受限,成为笑谈的卑微角色。
松子就是这样的人,她起初受人尊重的教师,为人师表,天生丽质。可她的学生偷窃,她不揭发反而包庇,并偷拿同事的钱和自己的钱一并还上,还要替学生下跪请求对方的原谅。可学生豪不领情地说:“是松子老师让我说,是我偷的。”这时,我感到她不明是非到糊涂程度,什么是不该做的 ,什么不该做,分不清。因此丢了工作。
之后遇到的男人是作家,时常殴打她,还嫌弃她怎么不做浴室女郎。松子被打出鲜血来,她趴在地上看作家的袜子破了洞,她居然自责是“袜子破了是我的错”。松子不但不反抗渣男,反而讨好更让她爱的男人肆无忌惮。
这和她童年父亲的冷漠有关,父亲的面无表情麻木,松子从小想取悦父亲,讨好的做鬼脸。没有原则地卑微的爱换来了男人的不尊重;面对男人的无理和暴打,不反抗。最终松子没有收获爱情,留下了遍体鳞伤。
这本书的启示,在0到6岁期间,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就在0到6岁就已经形成了。所以如果在这个时期,孩子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温暖和乐观,那么这个孩子一生就会比较有底气,他很有安全感,他也比较自信。那如果在这个时期,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爱,他的心里面就会出现一个黑洞。
那什么叫作黑洞呢?我们想一下,小的时候我特别喜欢吃糖,我特别喜欢上海的大白兔奶糖,可是那个时候大白兔奶糖并不那么容易得到,我就在想,等我长大了,我赚了钱有了工资,我要把所有的钱都拿去买大白兔奶糖。后来我终于来到了上海工作,那个时候我已经一个月拿几千块钱的薪水了,我走进了食品店,看见那里堆着像小山一样的大白兔奶糖,我会用一个月的工资去买吗?不会。为什么?因为你的渴望已经过去了,当时的那个黑洞没有被满足,那么以后它就会一直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就留在那里了。所以一个内心有黑洞的孩子,会在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想办法去索取,去弥补,去填上这个黑洞,但是这个过程其实是很难的。所以我们常常在讲,这个家庭对于孩子的重要性,包括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性格养成的影响。所以松子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因为她缺乏爱,缺少关注,她一直在这方面非常不自信,所以就形成了她的服务型人格,甚至服务到了一种牺牲的地步,为了博得别人的欢心,为了讨好人家,什么都可以。那这就变成了她一生的悲剧。
说到这里,我们会觉得好可怕,现在做父母压力都这么大了吗?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做父母的,对吗?所以我们是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了解,到底该怎么样对待别人,这是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龙应台就讲过一句话,说“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我去看过这本小说改编的话剧,那现场真的有观众崩溃大哭,他一定是在这个故事里看见了自己。我们在电影里,在书里掉眼泪,其实哭的都是自己。起初我一直认为她是一个讨好型人格,她一直在妥协,她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可是当你看到这个悲凉的结尾,你很快会察觉到,其实松子并不那么介意,别人的评价她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她做妓女,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她坐牢也不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她被家暴,她历任的男朋友都那么的穷,那么的坏,她连这些都不在乎,那么她在乎什么呢?她就是全心全意地把自己榨干,奉献给那些说要爱她的男人们,她多天真。
从某种角度上讲,松子是个好姑娘,我每次想到这,我就觉得,我要是早一点看这本书就好了,我的父亲要是早一点看这本书该有多好。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你一定要看看这本书。我们该怎么评价松子呢?大家有没有发现,她身上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叫作懂事。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想,你的爸爸对你很冷漠,你为什么不生气呢?这个男人家暴你,你为什么不逃跑呢?那些人虐待你,骗你的钱,你为什么不反抗呢?可是她就是不,她从不生气,就是一次一次地没有原则地妥协,一次一次没有底线的懂事,造成了别人认为可以对她为所欲为,可以虐待她,所以她一再地把自己推到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境地。但是想一想,有没有觉得脊背上有点发凉?
我不知道男孩子是怎么长大的,很多女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都不断地被教育说你要听话,你要乖,你要懂事,你要让着别人,你有没有听过?我们一直被教育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人,而不是一个被自己喜欢的人,这样真的对吗?这样的无底线的讨好,对方就认为你好吗?只会践踏弱者尊严,成为爱情的单曲循环。首先在每段关系中,先学会彼此尊重,建立平等,才能会拥有你想要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