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正月初七,高三的学生已经开学,今天正月初八,大部分单位已经开始返工。我想一定有很多人像我一样,一想到要上班,心情就很不爽吧?
上班的时候,最期盼的就是周末和节假日,而每到假期结束即将上班的时候,明知道这个班不可以不上,仍然忍不住情绪低落,脑海中总是回荡着一句话,为什么要上班?上班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是啊,为什么要上班?上班的意义在哪里?这个问题我问了自己20多年。20多岁的时候问自己这个问题,其实就只是问问而已,并没有真的去想寻找答案。
30多岁的时候再问这个问题,就开始有意识地去找寻答案了。但是没有找到,因为以当时的阅历和学识,除了知道有一个稳定的工作不容易,一份稳定的收入可以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实在没搞懂,除此以外,上班还有什么用?
但是40多岁的时候,对于这个问题,我突然有了不同的见解和理解。我发现上班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我保持一个规律的作息。
以前上班的时候,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不得不早六晚八,属于自己的个人时间相对较少。而我又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总喜欢工作之余折腾点儿什么事儿,比如阅读、写作,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等等,这两年又开始规划着做什么自媒体。
所以我就常常感叹,要是自己可以不用上班就好了,等到放假的时候我就有时间了,等到退休的时候我就可以去做什么了。
但是我慢慢发现,真到周末了,放假了,我所制定的计划一项都完不成。就拿今天来说吧,因为我要到初十才上班,所以初八是我一个人赋闲在家的一天。这一天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这一整天的时间完全属于我,无人打扰,轻松自在。
按理说这样的一天,我可以看书、写作、学习、运动,甚至可以去牙科诊所看牙,去朋友家串门,去做很多以前我想做,但是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可是这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呢?刷手机,看直播,购物。本来想给孩子做午饭,但是因为不想出门买菜,所以还是点了外卖。
期间也不是没有过自察和反思,感觉这样不对,应该利用起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等到以后没有时间了,再去懊悔。然而在家里这个舒适的环境中,我就会不自觉的妥协,根本无法支楞起来。
以前的我,最盼望着退休以后,大把的时间属于我,现在我都不敢想象,真到了那一天,我能懒成什么样?
刚才我还刷到呼兰讲的一段脱口秀,他说最佩服那些上着班还来讲脱口秀的人,前一天还没有段子,上了一天班,晚上开放麦就有稿了。
这段脱口秀我不是第一次听,但是这一次,我对他讲的这一段就特别有感触。因为我突然对那个状态感同身受了,我能想象到那些全职脱口秀演员在家里写稿时,各种写不出来的样子,也能想象到那些利用公家时间,在办公室里写稿子的那些人的状态。
怎么说呢,反正就是环境不同,状态就不同。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这样,我是这样的。
有个班上,看起来好像不自由,但正是这种约束,让我们有了规律的作息。如果不用上班,我们就可以找各种借口,不用起床,不用出门,再看会儿手机,总之就是各种妥协,因为心底里会有一个声音告诉自己,还有时间,多浪费一点没有关系。但是长此以往,人就废了。
这么看来,还是找个班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