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四则运算》笔记4
会加减乘除,看懂财务报表并不难
当我们说财务报表时,一般指的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如果你理解了加法的 本质是同维合作,减法的本质是同维竞争,乘法的本质是异维合作,除法的本质是异维竞争,再看财务报表时就会发现,其实这些公式根本不用背,它们都是那么理所当然,那么简单。
只要你稍微懂一点数学,就能“know your business”。
加法:资产负债表
常见的资产负债表如表2-1所示。
表2-1 ××公司资产负债表(示例) (单位:元)
比如,张三辞职创业,自己投资了500万元,不够,又借了200万元。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这个公式,是一个折叠版的资产负债表。在这个公式中,债主和股东是同维合作关系,他们的钱“加”在一起,支持张三创业。只不过他们的支持都是有代价的——债主要利息,股东要利润。
然后,张三开始经营自己的创业公司。所谓“经营”,就是展开这张资产负债表。
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
一是增值循环。张三把现金变为存货,把存货变为应收账款,把应收账款变回现金,这个循环是增值循环。他发现,自己的创业公司之所以能挣钱,正是因为这个循环的存在。
二是贬值循环。张三购入的固定资产在不断地贬值,但在贬值的同时,它又不断推动着增值循环的转动。
所谓经营,就是有策略地把资产分配在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这四个展开项上,让它们彼此之间进行最有效的配合,使增值循环远远大于贬值循环,从而赚钱。差值越大,循环越快,越赚钱。
然后再加大,继续加大……很快,钱不够了。
张三把折叠版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这一项展开,发现里面其实包括三项: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借款。
预收账款指的是公司还没有交付产品或服务就先向下游客户预收的款。预收账款的本质是向客户“借款”。
应付账款的本质是向供应商“借款”。给账期、打白条、开商业承兑汇票都属于此类。
借款就是向亲戚朋友以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借钱。各种抵押贷款、保理业务都属于此类。
张三公司的负债也展开为一个加法公式:
资产负债表里的“负债”这个大项也是可以展开的,上游(应付款项)、下游(预收款项)、银行等(借款)都能借钱。当然,向它们借钱,也是要付出代价的:上游要订单,下游要折扣,银行等要利息。
借钱的速度跟不上花钱的速度,但这一阶段,扩大规模又非常重要,怎么办?
股东权益展开后,还是一个加法公式:
股东权益=自己权益+投资人权益
式中,“自己”就是张三。虽然张三出了钱,但主要身份是创业者,是出力的人。而投资人就是各种股权投资机构。他们可能也会给资源、出主意,但主要身份是投资人,是出钱的人。
只要把“饼”做大,自己留下的部分还是要比以前多得多。于是,张三决定接受投资。
资产负债表了吗?用数学逻辑里的加法来理解资产负债表,其实非常简单。资产负债表,有折叠版和展开版。
折叠版的资产负债表是一个三项的加法公式:
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展开版的资产负债表也是一个加法公式,但是有九项:
资产(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负债(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借款)+股东权益(自己权益+投资人权益)
而所谓经营,就是把折叠版资产负债表有策略地展开,如图2-2所示。
这就是资产负债表背后的数学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