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口口相传到学徒制,师傅的名气就是学徒的文凭;
教会学校的出现建立了抄写经文的标准化理念;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催生了学科、年级、班级的划分,以更好地培养产业工人;
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流水作业、批量生产机械重复的劳动者的“加工厂”。
——《为孩子重塑教育》
而今天,我们已经明显看到当前教育体质的弊病:
1、不能满足智能时代的实际用人需求;
2、不能满足孩子们追求独特人生价值的需求。
未来,我们需要具有常识和底层逻辑思维,能理解世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又保有个性和好奇心,充满情感和创造力的孩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