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实话说,在读这一章时,亚隆说的是自己写《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的背景,我最大的感受还是他字里行间藏不住的自恋。先不要说写这本书的起心动念里的那些,就不想“混迹”于某一类中不能凸显自己,他连自己喜欢的出版社和已经想好的书名都舍弃了。

但跟自恋同样鲜明的是亚隆的真实跟坦诚,这部分可能跟美国人有比较普遍的率真的一面有关,也是亚隆自身一个鲜明特质。不管亚隆掩不掩饰,处理过多少,有多大程度地坦诚自己,我们都从这本书里感受到一个鲜活的立体的真实的亚隆,即便只是部分,也足够启发我们了。

今天讨论了亚隆文中的自我暴露,要不要跟来访坦诚反移情中跟咨询师个人有关的部分。利用移情反移情去理解来访大概不仅限于精神分析,其实是不管哪个技术流派的基本功。首先有移情才能有共情吧,我们只不过人为地把来访对咨询师的情感投射定义为移情,把咨询师对来访移情的反应定义为反移情。

我觉得要不要跟来访坦诚反移情要完成两个层面的区分或判断。首先要区分反移情中哪些是跟来访有关的属于来访的,哪些是跟咨询师个人情结有关的属于咨询师个人的。

第二个区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咨询效果。反移情是理解来访的途径与工具,对来访的部分,当有利于促进咨询效果,在对来访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有足够把握时,需要反馈给来访。

咨询师个人部分要不要反馈给来访,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境或情况。有把握没影响到咨询效果时,咨询师自己觉察到了,悄悄处理好就行。当像亚隆那样,觉察到影响咨询且给来访造成困惑时,本着来访利益最大化来访咨询目标第一位的原则,有利于咨询效果原则,也是需要跟来访坦诚的。

当然以上说起来简单,但每一步都很考验咨询师的分辨能力,这种能力也只能在真实咨询中反复练习,反复碰撞,反复琢磨,反复检验,一次次打磨,是一个经验不断累积,直到形成直觉反应的过程。

正好在参加张沛超老师一个学习工作坊,他把共情显微成一个非常具体的、并且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练习的技术,一个具体化“感同身受”的技术。好大的收获,巨大的愉悦感持续在,就那种心脏感受到多巴胺冲击的愉悦。

因为好像找到了打破自己情感隔离壁垒的工具,说好像是不确定经过练习之后能不能真的打破,但沛超叔说他自己就是经由这个练习,把自己16型人格中的T生生练成了F。既然有成功示范在前,那我也好好练练,说不定就练成了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原焦点团队高级6期肖巧风,坚持第490天原创分享,第五期挑战每周3次。 咨询约练感悟 在咨询中,深深感受到,每个...
    凤舞九天阅读 200评论 1 1
  •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1268天 2021-12-30 咨询效果评估 一、阶段小结和效果巩固 1、每次咨询效果的小...
    风雨彩虹1219阅读 591评论 0 1
  • 案例: 15 岁学生女孩,没有妈妈,爸爸是政府工作人员,不经常回家, 由爷爷奶奶带,自己遇到的问题不想让家里人知道...
    杨栎颖阅读 708评论 0 0
  • 回听内容:近期评估。 一般来说咨询每次其实都有评估,我们在聊的时候,随时都可能会去确认他的知觉。在我看来其实就属于...
    幸福_7916阅读 204评论 0 0
  • Q:素心,我们之前谈到了,在做工作的时候,我会常出现“我不能胜任”的想法,怎么对这个核心信念进行矫正? 工程师小雨...
    素心人生设计阅读 49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