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征程中,干部的担当作为是关键动力,而组织的有力支撑,则是激发干部积极性、创造性的重要保障。如何以组织“大担当”激励干部“大作为”,成为当下亟待探讨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精准“选苗育才”,夯实担当作为根基
组织部门作为干部成长的“引路人”,要秉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构建科学的干部选拔机制。在选拔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干部的学历、履历等“硬指标”,更要深入考察其政治品德、工作能力、担当精神等“软实力”。通过精准识别,将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选拔出来,为担当作为筑牢人才基础。
在培养干部方面,组织部门需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干部的特点,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围绕政治理论、业务知识、领导能力等核心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为干部充电赋能。同时,搭建多元化的实践锻炼平台,选派干部到基层一线、重点项目、艰苦岗位进行历练,让他们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担当作为积累丰富经验。
健全“容错纠错”,消除担当作为顾虑
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干部难免会遭遇挫折和失败。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明确容错的边界和条件,对干部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过程中出现的失误错误进行科学甄别。对于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无意过失,要给予宽容和理解,让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轻装上阵。与此同时,要做好纠错工作,及时帮助干部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纠正错误,避免小错演变成大错,让容错纠错机制真正成为干部担当作为的“护身符”和“助推器”。
强化“正向激励”,激发担当作为动力
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激发干部积极性的两大“法宝”。组织部门要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将干部的工作实绩与薪酬待遇、职务晋升、评先评优等挂钩,让实干者得实惠、有为者有位。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广泛宣传表彰担当作为的优秀干部,让他们成为广大干部学习的榜样,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出发。以组织的“大担当”为引领,精准选才育才、健全容错纠错、强化正向激励,定能充分激发干部“大作为”的热情,为事业发展汇聚磅礴力量,推动各项事业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