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心理学彻底追问了人际关系,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是共同体感觉。但是,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我到底应该过怎样的人生?青年还是感到疑惑不解。
一个月之后,他再次来到了哲人的书房。他想要弄明白,究竟如何才能实现共同体感觉,获得寻找幸福的勇气。
01
在上一次讨论中,哲人提到,凡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都是因为对自己太过执着。所以,我们应该把“对自己的执着”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青年虽然也同意这一点,但他做不到。他认为,人无论如何都会在意自己。只看到自己,不是因为自恋,而是因为对自己没有信心。这样的自我意识严重束缚着他,他害怕被嘲笑、被人看不起,在人前总是小心翼翼,不敢自由地表达自己。
针对青年的问题,哲人提出,建立共同体感觉,要从这三点做起,那就是: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不是自我肯定。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自我接纳是诚实地接纳这个“做不到的自己”,不对自己撒谎。
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不能丢弃和更换现实中的这个“已有的我”,先接受自己,然后,拿出智慧和勇气,去改变能改变的,这就是自我接纳。
我们并不缺乏能力,只是缺乏“勇气”。
当然,做到了自我接纳,并不代表就可以获得共同体感觉。我们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还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关键词——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
阿德勒心理学认为,人际关系的基础不应该是“信用”,而是“信赖”,无条件地相信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遭遇背叛也愿意继续相信的态度就叫做信赖。
听到这里,青年叫了起来,这不就是缺心眼的老实人吗?
不是这样的。哲人说道,信赖的反面是什么?是怀疑。假设你把人际关系的基础建立在“怀疑”之上,生活就会处处充满怀疑,这样你还能建立起什么积极的关系呢?而只有我们选择了无条件的信赖,才能构筑更加深厚的关系,带来更深层、更纯粹的喜悦。
你只需要考虑“我该怎么做”,别人背不背叛你,那是别人的课题,就像之前提到过的,如果能进行课题分离,那么人生就会简单得令你吃惊。
当然,他者信赖是建立人际关系的手段,如果你并不想与那个人建立关系,用手中的剪刀彻底剪断就可以了,因为这也是你自己的课题。
青年问道,那遭到背叛时的怒气和悲伤又该怎么办?
哲人回答道,悲伤时尽管悲伤就可以。只是,不要因为逃避悲伤和痛苦而不敢对他人付诸信赖。当我们既能接纳自己,又能信赖他人时,就把他人看作了伙伴,也就能够在所属的共同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获得归属感。
当然,仅凭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并不能获得共同体感觉,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
青年问道,他者贡献就是发扬自我牺牲精神,为周围人效劳吧?
相信像青年这样思考“贡献”二字的人不在少数。但是,他者贡献并不是自我牺牲,而是为了能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最容易理解的他者贡献就是工作。工作的目的除了赚钱,本质上是对他人的贡献。很多富豪已经拥有了一生也花不完的财产,但他们依然继续忙碌地工作,这正是为了获得归属感,体会到自我价值。
青年承认,自己没有迈向自我接纳和他者信赖的勇气。
于是,哲人对他讲了犹太教义里的一段话:假如有十个人,其中有一个人无论如何都要讨厌你,你也不喜欢他。其中有两个人能够成为你的好朋友,剩下七个人则两者都不是。
这种情况下,你会关注谁?如果只凭那个讨厌自己的人来判断整个世界,从而感到自卑和痛苦,就是采用了一种缺乏人生和谐的错误生活方式。
那些被称为“工作狂”的人,他们也缺乏人生和谐。因为他们只关注人生特定的侧面,以工作为借口来逃避其他责任。如果仅认为赚钱养家才是有价值的行为,就是靠“行为标准”来认可自己。等有一天退休或因病无法劳动时,这样的人会受到非常严重的打击。
所以,是按照“行为标准”还是按照“存在标准”来接受自己,这正是一个有关“获得幸福的勇气”的问题。
难道幸福对我们而言就只是良好的人际关系吗?我们的生命就为了这样的喜悦而存在吗?青年还是无法理解。
哲人说,他第一次听阿德勒的心理学报告时,听到讲师说:“今天听了我的话的人,从此刻起就能够获得幸福。”
他当时也有些排斥,但随着思考的深入,他才明白,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关于什么是幸福,阿德勒给出了极其简单的答案,那就是“我对他人有用”,也就是幸福即贡献感。
但是,获得贡献感并不需要他人认可。判断你的贡献是否起作用的人不是你,那是别人的课题,因此,只要你内心能够产生“我对他人有用”的主观感觉就行了。
青年虽然懂得了通过他者贡献可以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但他认为不能将一切都归于人际关系之中,只有找到毕生追逐的梦想并将其实现的时候,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甘于平凡的勇气
哲人明白青年所指,因为他们之前就谈过,人类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
这时,哲人提到阿德勒心理学中非常重视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人要有“甘于平凡的勇气”。
为什么非要“特别”呢?这是因为无法接受“普通的自己”。但是,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青年认为,哲人说的甘于普通其实就是肯定懒惰的自己。他坚决反对这一点,一个人怎么可以没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呢?
青年口中的远大目标,就好比登山时以山顶为目标。假如把人生理解为一场登山,那么大半时光都应当“在路上”,也就是说,登顶之后,我们理想的人生才真正开始,在此之前,所有的路程都是“临时的我”走过的“临时的人生”。
而哲人眼中的人生,是点的连续。也就是说,人生是连续的刹那。我们只能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
在很多父母看来,年轻人上好大学,进好企业,拥有稳定的家庭,这样的轨道才是幸福的人生。但是,人生不可能是一条线,计划性的人生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根本不可能。
青年激动地反驳道,先生,您的主张不仅否定了人生的计划性,还否定了努力!那些音乐家、律师、科学家的人生,都是没有目标和计划的人不可能实现的人生!
哲人回答道,正是因为这些人在人生的每个瞬间都活在此时此刻,专注于眼前的刹那,才会在某一天惊觉:原来我已经来到这里了吗?
人生并不存在目的地,但只要在每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跳好当下,那么最终定会到达某个地方。跳着小提琴之舞的人可能成为了专业小提琴手,跳着写作之舞的人可能成为了作家,跳着司法之舞的人可能就成为了律师......
青年又追问道,先生既否定了过去,现在又否定了未来,那我们岂不是要在没有路的地方盲目前行?
哲人说,这不是很自然的事吗?人生是连续的刹那,不存在过去和未来,认真过好此时此刻才是现在能做的事。
他又总结道: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只纠结和关注不存在的过去与未来。
青年想了想,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人生只存在于此时此刻,那么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哲人回答道,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我们自己赋予自己的。你为什么会感到茫然呢,那是因为你想选择自由,选择为自己而活的道路。
人想要选择自由时当然可能会迷路,但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也就是他者贡献。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你就一定能够有幸福相伴,有朋友相伴!
而且,我们要像跳舞那样跳好我们人生的每一个刹那,不看过去,也不看未来,只要跳着,就一定会达到某个地方。在你认真跳好“此时此刻”的时候,人生意义就会逐渐明确。
最后,哲人送给青年一句话:
如果我改变,世界也会改变。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
青年终于露出了年轻人应有的笑容,他不知道自己和自己所看到的世界是否会改变,但是,他可以确信:世界很简单,人生也一样!
踏着新雪,他离开了哲人的家,下次再来拜访时,他将会以朋友的名义,而不再是那个自卑的青年。
有兴趣可以看一下前四章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