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无反馈,不学习。
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一。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的,反馈可以将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并以一定的方式改变输入。
根据反馈对输出产生的影响,又可将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正反馈可增强系统的输出;负反馈可减弱系统的输出。
所以,当你获得夸奖和赞扬、让你沉浸在欢乐和成就之中的反馈,是正反馈;反之,让你感到痛苦、困惑的反馈,就是负反馈。
正如本书所说,就算是你获得了反负馈,也是上天让你成长的暗示。这就需要你的心态足够的好,包容心足够的强,毕竟没有什么是比负反馈更直接的反馈。所以对你来说,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无论正负反馈,都会激励你成长。
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而忽视或缺少了输出和反馈意识,所以感受不到自身价值。也很少考虑要通过输出和反馈的方式,激励自己产出点什么,获取反馈。
在脑科学家看来,持续的反馈能激发本能脑和情绪脑强大的行动力。
他们认为,本能脑和情绪脑是学习的发动机,虽然短视,但很强大。所学的知识既要玩好,又要反馈,它是不会敦促你努力和坚持的;
反观理智脑:有远见,但很弱小。它可是在不断地敦促你努力学习的。虽然对于它来说,不适合亲自上阵指挥,但是需要它去制定目标和愿景,所以,理智脑更像是一个谋略家,在幕后指挥本能脑和情绪脑,让它们像沉迷娱乐一样沉迷于学习,让它们去接受反馈,愉悦地奔向理智脑所制定的目标。
这就是人类大脑行为的物质基础。
有了这种认知,你就会寻求改变,产生作品意识。意识到只有通过精心打磨自己的作品,才能获得外界的反馈。终于明白只有拥有作品,才能拥有未来。
那么,如何快速地产生作品呢?本书推荐“跳过原理,直接实操”。
这样做,似乎有点不安常理出牌,但却成了优劣学习者之间无形的分水岭。作者认为,在学习上,能否及时、持续的得到反馈,是决定学习效果差异的关键所在。
书中,以我们幼小学说话和走路为例。没有人是从学字母发音、拼音规则开始学习说话的;也没有人从学习力学原理、肌肉控制开始学习走路的。
我们所作的只是不断地模仿和练习,直接去说、去走,不断地去修正,从环境中获得反馈,并从中体会到乐趣。终于,在不知道任何原理、规则的情况下,我们学会了说话和走路,而且,做得越来越好。
同理英语学习,以前的你,学习英语可能会选择打卡的方式;但现在你,可能会选择直接阅读英文书集,或者干脆把手机设置成英文字幕,等等。
当然,开始这么做肯定会遇到困难。但是,为了解决这些困难,相信你一定会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来解决这些困难,所以你的学习获得了及时的反馈,正是这些反馈,又带给你强大的成就感和行动的欲望,让你不断地走向成功。
如果做到这些,你还没有成功,大概率的可能是,你累了,太辛苦了。应该合理放松、休息一下,以便重振旗鼓,整装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