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清明

清明节就要到了,据说闰月年的清明节那天是不兴上坟的。于是,父母便在几天前就把回老家上坟的日子定下了。

一早,我就去了父母家。姐姐找好的司机师傅说要晚点才能过来,等待的这点时间里,母亲让我和面、择菜,准备午饭的食材。

他们老俩口则跟往常一样做着早起后收拾屋子,以及清洗头天换下的衣物这类例行的家务。

母亲看见父亲在阳台上晾衣服,走过去刚拿起一条枕巾,父亲说话了:“你不管了,我来。”跟了父亲大半辈子的母亲自然听得出,父亲没说出来的后半句是:你去忙别的,赶紧收拾完就要出门了。

母亲转身又朝那几包早已准备停当的祭品看了眼,想想该放进去的,早都放进去了,就来到厨房又帮我剥了几根葱。

再次出去一眼便看见放在沙发上的衣服还没晾完,父亲却不知又去干嘛了。母亲心里刚刚被父亲打发的那么一点不痛快立马从喉咙里窜了出来。

“死老头子,我说我晾,让我别管,人呢?”

话音未落,父亲已笑嘻嘻地从卧室里出来了,恍然的神情像是那几件衣物是突然变出来似的。

母亲识破了父亲的心不在焉,一边唠叨着,一边晾那几件衣服。

父亲的不在状态触动了我,爷爷奶奶很多年前就已作古,老家没有亲人已有多年。我猛然意识到,回老家上坟于我而言不过是晚辈必要履行的义务。可对于我父亲,这每年唯一一次理所应当的回家,却是至关重要的;重要到足以让他在几天前就开始睡不着觉了。

出租车载着我们往老家的方向前行,越来越近了,父亲的眼眉也渐渐地有了越来越多的喜色。通往老家的油路是去年新修的,每到一个路口,在我们拿不准该往哪个方向走的时候,父亲便会一脸坚定地立刻给出正确的方向。

我震惊于父亲那日渐衰退的记忆,竟能如此清晰地记着回家的路。从父亲热切看向窗外的神情,我相信,那一个个在我们眼里陌生的拐弯,或是道路两旁高高低低的土丘,在我父亲眼里一定是熟悉的,甚至是温暖的。

而我七十多岁的老父亲,在那片熟悉的土地面前,不过是个久未回家的孩子。

我洞悉这一切,却对这一切无能为力。

上完坟后,我们又去看望了同宗的一个叔叔家,奶奶家原先老屋的地方,已被这位叔叔圈起来做羊圈了。

父亲每去一次,都要惋惜地对着那里说如果能在那里修几间房子,住下来有多好。我知道无论从能力还是实际来讲,我都做不到。

这次也不例外,父亲说这话的时候眼神看向了我和姐姐,而我心虚地把眼睛望向了别处,我知道我接不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身后的铁门“咣啷——”关上。 闭眼,让情绪稍稍镇定…… 呼市到包头火车上一路戴着手铐的...
    井水_6917阅读 5,599评论 1 11
  • 一 土地下户了,挂在村口大槐树上的那口钟,虽然没有下岗,但早已退居二线,成为回忆,成为历史。生产队长再也不用领着全...
    一桶泉老孙阅读 4,712评论 1 7
  • 昨天上班路上看到有人提着冥币,突然想起原来是冬至要到了,有些人家要去上坟了。 在云南,一年中有三次时间可以去上坟。...
    恋恋今生阅读 534评论 4 7
  • 过后来摔过几次,大人们就不让我们去那儿玩了,除非家长不在家或趁他们不注意时偷偷去耍一会儿。随着那几株野花的疯狂复制...
    委世浮华阅读 608评论 0 0
  •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父亲母亲和所有的亲人) 1 父亲离开我104天了。我很想把关于他和我们这个家族的故事记录下来,但...
    天圆地方_a386阅读 956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