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到了约定好的时间,孩子不愿意做咨询了。那我就跟老师聊了一个小时,聊的是自己的心路历程。之前不敢示人的东西一股脑倒给了老师。当然,这么多年的委屈,不甘,愤怒,无力,焦灼,痛苦。。。。。。一个小时的时间根本是无法说清楚和说完的。老师给我的建议是:我是一个非常执拗的人,也就是俗称的非常死心眼,还有完美主义倾向。不仅我自己会过得很拧巴,身边的人也会过得很痛苦。我只有改变我自己,成长我自己,生活才能有改观。当前我对孩子首先要做的就是看到孩子这个人。我一直不是很理解,看到孩子这个人是什么意思。经过老师的解释,我才有了浅层次的认识。看到孩子这个人,就是看到孩子当前的情绪,看到孩子情绪背后的认知。其实这就是院长讲的,当行为出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要在行为层面找问题,而是要上升到行为背后的情绪上,不管在情绪这里找没找到原因,都要上升到情绪背后的认知层面。看到他的行为,看见他的情绪,看见他的想法,理解他,接住他,尊重他。不以自己的想法,规则和处事的道理去“摆弄”他。他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我要首先尊重孩子这个人,然后才是其他的东西。老师说:孩子是上天赐给我们的,他在茫茫人海中选择了我们做父母。我们要怀着敬畏之心去养育他,他是来世间帮我们渡劫的。往日种种,在老师的梳理下才明白真的是脑子进水了,那今日的泪是应该流的,今天的痛苦也是应该的。按照老师的分析,现在的我唯有打碎了重装,才能真正的获得成长。难吗?很难。但还是要去做,因为我痛苦。当问题发生的时候,谁痛苦谁改变。这时候没有对错之分,没有输赢之分。只问:谁更痛苦?到最后谁哭的最凶?
早上按照日常的时间起床,心里一直在告诉自己不要再提上学的事情了。到了点,孩子自己起床后又摊睡在沙发上,我心里急吗?急呀。但没用。我过去拍了拍孩子的屁股说:儿子,起来吃点东西吧。孩子躺着不理我,我说:粥要凉了,你起来吃点东西再睡觉。我明显感觉到孩子一下子放松了很多,然后我把他拉起来,儿子去厨房吃了点东西。吃东西的时候还聊了两句昨天晚上的大风,儿子吃了一点点食物,就离开了餐桌回房间了。坐在餐桌旁得我,急吗?真的是急。但我一边吃东西一边在心里默念:我要庆幸孩子现在还愿意在家里呆着,庆幸孩子还愿意吃东西,庆幸孩子还愿意跟我们聊两句。他虽然回房间了,但是这次没有反锁门,他房间的门是敞开的,这不就是好的开始吗?我忍住了要问今天上不上学的冲动,收拾好自己,跟孩子爷爷打了声招呼就出门了。今天是第一次参加北环读书会的时间,不能迟到。
今天读书会的内容刚好是关于“孩子退学问题的”,来了好多大咖级的学员。看着文丽老师,纾泽老师,金霞老师,张婕等几位老师,忙前忙后的布置会场,感受着心时代小伙伴的热情,看着每个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也被深深的感染了。这次读书会是由张婕老师主分享,整个过程由张婕老师带领着,通过分角色朗读,分析,讨论,分享,大家都积极的发言。当然因为我刚好面临不上学的孩子,所以我对于这个案例有了更深的理解。原来院长说的,学的东西要能用出来是这种感觉。通过读,思考和分享,原来停留在纸上的流程一下子鲜活起来。前几天我把孩子不上学的流程看了又看,抄了好几遍,都不及今天和大家一起读,一起讨论,理解的深刻。特别感谢北环读书会的各位老师,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好的学习平台。其实在自我介绍环节的时候,我都想表达下自己的感谢,结果一方面因为我不善言辞练习少,另一方面我讲着讲着又陷入了自己的问题中,介绍匆匆结束。下次有机会还是要参加读书会,跟大家在一起,与高能量的人一起学习,感受能量场的加持,心情会开阔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