兹有案例:
原告贺某系被告Y驾校的学员,被告陈某系该校雇请的教练。2013年12月28日10时30分,被告陈某驾驶该驾校所有的小车,送原告等人去考试,行至某高速地段,因陈某未注意观察后方车辆通行情况,向左变道,恰逢肖某驾驶大客车自后方超车道驶来,肖某避让不及,致两车碰撞,造成坐在陈某车内的原告贺某及案外人吴甲、胡乙受伤。经交警支队认定,陈某应负事故全部责任;肖某、贺某等人不负事故责任。法院判决被告陈某应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因肇事车辆在T保险公司投保了车上人员责任险,T保险公司首先应在车上人员责任险限额内赔偿,超出车上人员责任险限额的不足部分再由被告陈某赔偿。因被告陈某系被告Y驾校雇请的教练,被告陈某造成的损害应由被告Y驾校赔偿,被告陈某在本案中有重大过错,应承担连带责任。[1]
一、驾校是何种性质之主体?
2006年4月1日,经交通部令2006 年第2号公布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正式生效施行。该《规定》第十二条明确,从事机动车驾驶员培训教练场经营业务的,应当具备:①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教练场地;②与经营业务相适应的场地设施、设备,办公、教学、生活设施以及维护服务设施;③相应的安全条件;④相应的管理人员;⑤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而具体要求,则按照行业标准《机动车教练场技术要求》(JT/T434)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通过检索JT/T434行业标准,我们看到,机动车驾驶培训机构(即驾校)应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
然而,事实上我国驾校行业的现状十分混乱,政府部门、国有资产与一些驾校的关系藕断丝连,产业部门、驾考人员时有出资,个体经营、私人承包、车辆挂靠的现象十分普遍。[2]从成都市工商局网站信息来看,对于驾校的主体资格,除企业之外,最为普遍的应当是个体户。这种现象并非个例,上海市市政协委员屠海鸣也曾提出,他对本市100多家驾校进行调查,发现80%以上是个体经营。[3]然而问题在于,个体户根本不属于企业法人范畴,又为何会出现作为此种类型的驾校呢?事实上,正是所谓的挂靠经营导致了这种混乱现象。
挂靠经营,典型地存在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但在我国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表述,从交通运输行业来看,挂靠经营的形式主要表现为个体运输户依附于运输企业从事运输服务活动。对于这种经营形式,有学者将其归结为“合伙型联营”(典型的挂靠)和“协作型联营”(其他形式的挂靠),从而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之上以联营连带责任为挂靠经营法律纠纷提供解决方案,可谓是有益的探索。[4]
在驾校这一行业所形成的个体工商户承包车辆进行驾驶培训服务的行为,也可理解为挂靠经营。但是矛盾之处在于:按照法律规定,驾校必须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但是作为挂靠者的个体户并不具备,此时就无法获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颁发的行政许可,然而这种个体户驾校仍普遍存在。驾驶技术关乎公共安全,岂可儿戏。驾校行业管理混乱,导致纠纷不断,见于报端,损害的不仅仅是学员的权益,更对培训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这也是交管部门与运管部门的失职了。
二、判决陈某承担连带责任是否合适?
法院判决被告陈某承担连带责任,其依据在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致人损害的,雇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可以向雇员追偿。”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该司法解释2004年5月1日起实施,当时我国还没有《侵权责任法》。后来,在2010年7月1日,我国《侵权责任法》开始生效实施。此时,在法律的适用上,需要关注前后两个文本的出入之处,如果存在差异,应该以新规定为准。
具体到本案,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也作出了规定,即“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与旧版本的司法解释相比,《侵权责任法》在用人者责任方面,对于实际侵权者的责任采取“规范性沉默”的方式否认了《人身损害司法解释》中“雇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人损害的,应当与雇主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规定。这也是司法考试的通行标准。
就法律适用而言,本案在这里是有不妥的。不仅如此,本案在说理部分也存在不透彻的通病,没有做到有理有据,仍然没有逃出“我说你服”、“我令你从”的行政化作业陋习。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矛盾突出,有的还十分尖锐。判决书可谓是司法公正的现实承载,而释法说理则是判决书的灵魂所在,一篇没有灵魂的判决书想要解决争议、匡扶正义,那是不可想象的。笔者的见解并无具体针对,只是对于现阶段判决书的简陋,心有不平罢了。
此外,关于“规范性沉默”。这一概念我首先是在钟秀勇老师的讲义上看到,但是遍寻CNKI也没有找到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的论文,只在一篇名叫《商法的时代挑战与回应》中有提到。文中说:
“德国民法典并未设定一个一般性条款规定沉默的法律意义,而只是分别列举了在哪些具体情况下沉默被视为拒绝,以及在哪些具体情况下沉默被视为同意。这些沉默被视为‘规范化的沉默’,它本身并无意思表示,也没有其他行为,沉默的后果直接来源于法律的规定。”
但是这似乎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四条的“沉默”有所区别,而是指在民事行为中作为一种意思表示的“沉默”。亦或许,钟秀勇老师所谓“规范性沉默”只是一个比喻、一句玩笑而已,这倒是比较符合他写书的风格,不过在立法中表现出的这种“沉默”究竟应该以何种理论来解释,就需要更深入的探讨了。
参考文献:
[1] 原告贺外芳与被告邵东县永利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学校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OL].中国裁判文书.http://www.court.gov.cn/zgcpwsw/hun/hnssyszjrmfy/sdxrmfy/ms/201501/t20150109_6205388.htm.访问于2015年1月17日.
[2]刘俊利. 驾校破局漫谈之八:驾校主体不明[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2a1a060101acnq.html.访问于2015年1月16日.
[3]钱朱建. 私收6万学费 驾校教练不见了[N].(上海)新闻晚报, 2013年1月22日, A1叠09-重点.
[4]王健伟, 严 季. 关于挂靠经营的有关法律问题研究[J].交通科技, 2001年第6期,p58-p60.
--------------------------------------------
2015年1月17日午三无行客
【启 事】
年纪大了,脑子不太好使,行客君最近总是担心文思枯竭、江郎才尽。所以,诸位朋友们如果在生活中遇见了比较有意思,或者难以想明白的法律问题,不妨电邮至huaqiao93nian@163.com,让行客君帮你研究研究。如果案子确实有意思,说不定行客君还可以诈尸出来,发一篇或长或短的文章,以飨读者。
咳咳,这可是机会难得的免费法律咨询!
什么?您说清楚点。担心隐私权?
我去,连客户的隐私权都不懂保护,行客君还做个屁的法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