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写作,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让读者有所知有所得,是“语境感”最真实的写作。
从说明文的角度看,《吃饭的学问》这一教例,做到了清晰、合理、务实。
先说说“清晰”的特点——表现在教学内容板块的组合。
围绕《吃饭的学问》,本课设置了三个教学板块:
1.早饭吃什么?
2.儿童餐的学问。
3.吃饭的文化。
细细考察,这三个板块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
说各自独立,是指每个板块内容都依次说明了“吃什么、为什么吃、例证为什么”的道理,有观点的阐述,也有例子的佐证,表现了循循善诱式的“说明”之美。
说相互关联,是指三个板块内容遵循了“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规律,做到逐步递进,渐次深入。第一板块“早饭吃什么”,是一般意义上的吃饭学问,因为所有人都面临“早饭问题”。说明的内容足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第二板块“儿童餐学问”,说明对象专指“儿童群体”,因为儿童餐,是儿童学问,也是家长学问,说明的内容类似于“警示性说明”,具有“学问指导”意义。第三板块“吃饭的文化”,内容看似有点虚幻,展开时却特别具体真实,把吃饭文化落实到“愉快的交流”上,使吃饭陡增了“文化”意味。
如此设计教学内容,清晰且具有“可迁移性”。只要在课堂教学小结时稍加点拨,学生自然而然就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再说说“合理”的”的特点——表现在内容层次的合理安排。
以“早饭吃什么”这一板块内容为例,在师生充分讨论之后,老师又临门一脚,往深处提问“这个内容可以分几个层次来写?”,直接把讨论内容引向写作指导,得出以下写作提纲:
1.早饭最重要,原因有哪些?
2.早饭吃什么好?
3.以吃粥为主的早餐为例,说说搭吃面包、油条等面食的原因?
4.说说搭吃吃鸡蛋 、豆浆、牛奶的原因。
5.说说搭吃吃粗粮的原因。
这部分提纲,合理地说明了,吃早饭的重要性和注意点。而这两个方面的“学问”,首先突出重要性,其次跟上注意点,排列非常合理,有助于读者在最重要的节点上“明白”接受到最重要的知识。
最后说说“务实”——凸显作文指导课的示例作用。
“示例”的教学方法,在理科教学中用得很多,教师通过例题的教学,让学生听懂后在去进行解题实践。
《吃饭的学问》属于科普类说明文,和一般记叙文不同,它要求明晰,思路规范,语言简要,内容平实。以“示例”的思路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学懂一篇,会写多篇。本课教学内容,无论是“从一般到特殊”内容的板块排列,还是每个板块内容的写法表现,都可以让学生学得懂,想得清,写得出。
故,在课堂教学接近尾声时,老师借用“如果”的说法,让学生以《运动的学问》为例,说说内容布局,以检测本课的教学效果,促进写作能力迁移,起到作文指导课的示例作用。
需要强调的是,本课例内容的基础面选择得好。以《吃饭的学问》为说明对象,其内容贴近学生实际,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便于写作技能的指导。也就是说,学生能“说”,读者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