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朋友,大家晚上好,上一周付老师带着大家一起交流了关于孩子睡觉的科学方法,今天我们一起来谈一下孩子的饮食问题。
我们都知道,吃,这件事情完全是由吃的人控制的一个过程。我们是不是都有过想方设法把孩子不想吃的食物挤、塞或突然放进他的嘴里的行为?但我们能强迫他嚼吗?能强迫他咽吗?我曾有过这种行为,那么这种战争是如何开始,又为什么会开始呢?
吃,往往开始于当孩子还是一个婴儿的时候是使用奶瓶,还是哺乳。经过那个时期的母亲都知道,两种方法各有利弊,重要的是要有信心,一位有信心的妈妈能够更好地培养宝宝的信任感。无论哪种选择,奶瓶喂养还是母乳喂养,都能为婴儿提供所需的养育和营养,关键是要适应宝宝的需要。
第一个要点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一位母亲给她的第一个孩子哺乳了三个月,但是整个经历一直很难,因为哺乳无意中给她自己的健康造成的影响。这位母亲每天服药已经好几年了,这样才能维持她的健康,但她在怀孕和哺乳期间停止了服药。结果她的健康状况开始恶化,使照顾孩子的压力更大了。
当她怀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她决定只给宝宝哺乳一两个星期,然后就用配方奶。因而就能尽快恢复吃药,以确保自己的健康需要得到满足。她感觉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了,并且有了更多的精力照料刚出生的儿子以及已经开始学走路的大宝。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选择哪种喂养方式的时候,要考虑到所有家庭成员的需要,同时也包括母亲本身。所以当我们对所有的选择都有充分的了解和考虑时,无论作出何种决定,你都会充满信心。
谈到这儿,我想到身边朋友的一个例子。
这个朋友本身血糖比较高,降血糖的药必须每天吃,在这种情况下哺乳孩子的话,会对孩子造成影响,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孩子会拉肚子。这位朋友选择了在月子里断奶,为了孩子的健康,同样也为了自己的健康。现在孩子马上一周岁了,在配方奶的哺育下,孩子也很健康。
第二个要点是给孩子添加固体食物和使用奶瓶。
我们都知道,最终,所有的孩子都要为戒掉奶瓶和母乳做好准备,并转向其他食物。哺乳专家通常建议,把母乳挤到奶瓶里,并冷藏保存,以便在妈妈离开宝宝时使用。这样就能保证即使妈妈不在身边,孩子留给别人照顾时能够继续吃到母乳。特别是对于上班族的妈妈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现在我们大多数妈妈称为“背奶”,我是两个宝宝的母亲,每个宝宝基本上都是背奶一年,每天在上班走之前给孩子准备好上午的“口粮”,上午在单位准备好下午的,在背奶包里进行冷藏,中午送回去。其中的艰辛经历过的人都会有所感触,但是孩子的需求和自己的需求在努力找到平衡点的时候,就是彼此最需要的方法。
作为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是在不断地试错,外加上足够的耐心,这将会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宝宝到底需要什么。
第三个要点是戒掉很不容易。
断奶,是放手,但是不能跟抛弃混为一谈。在断奶的过程中,孩子们需要大量的爱的支持。当父母们在恰当的发展时机带着爱对孩子放手时,孩子们就会受到鼓励去信任、学会有信心,并培养一种健康的自我价值感。
大家遇到过三四岁的孩子依旧丢不了奶瓶的现象吧?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案例:
贝贝的儿子两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到了吃点心的时间,他就想要自己的奶瓶,而其他孩子都在用杯子了。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后与贝贝讨论这件事,她们商量好,当儿子吃点心以及躺下来睡午觉的时候可以用奶瓶,但其他时间应该将奶瓶放在冰箱里。而且,奶瓶里只能装水。她们将这个计划告诉了儿子,同时贝贝决定限制儿子的奶瓶在家里也只能装水。
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儿子试探了老师几次,看看老师在白天的其他时间是否会给他奶瓶。老师表达了同情,主动提出如果他需要的话,她可以抱抱他,并且向他保证他可以在点心时间或休息时用奶瓶,但坚定地执行了她和贝贝一起制定的计划。到了第二周,儿子一整天都没要他的奶瓶。不到一个月,他在其他时间也对奶瓶失去了兴趣。
儿子在家里继续用着奶瓶。当贝贝看到这个计划在幼儿园有多成功之后,她在家里规定了类似的限制。一两个星期之后,她开心地收起了被遗忘的奶瓶。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贝贝和老师运用了一种渐进的方式来戒掉奶瓶,我们要明白,坚定,并不是意味着“突然完全戒掉”。
谈到这里,我想分享一个我的育儿经历:
我家三周岁的二宝,到目前为止一直有睡前用奶瓶喝奶的习惯,很长一段时间内半夜也会糊涂着喝奶,这样造成了我们两个人的睡眠质量直线下降。一下子完全戒掉也不太现实,我就从减少半夜这一次喝奶入手。在睡前我先跟二宝商量好,睡觉前喝一次奶,然后天亮了想喝的话再喝,半夜不能喝奶了,因为半夜喝奶对你的睡眠和牙齿都会有损害。当然,这些话是在气氛比较愉悦的时候跟孩子商量的,当时她是满口答应。
刚开始的道路总是艰难的,第一天半夜就嚎啕大哭,说实话半夜两三点,她把我的意志消磨完了,一顿吵闹后还是给人家冲了奶。到了第二天睡前依旧商量得很好,半夜还是以失败告终,我都准备打退堂鼓了。
跟同事聊起这个事情以后,再次下定决心改变,首先自己要有原则,不能自己破坏了,半夜哭闹也要坚定,坚持两三天,看看情况。再次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这一次我也确实做到了温和而坚定,半夜任凭她怎么哭闹,我没有退缩,第一天哭闹了半个小时,到第二天就好了很多,现在她已经明确知道了天亮了才可以喝。虽说还需要不断改变,但是在试错中,也会有成长。
第四个要点是避免因为食物而引起争斗。
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几句话你是否熟悉:
“如果你不吃了这些蔬菜,你就别想吃任何东西了!”
“如果你早餐不喝了这碗粥,那你就中午接着吃!”
“你要坐在那儿把这些饭吃完,否则不准离开这个位置!”
或许就出自我们自己之口,答案是我们被孩子打败了。这个时候我们跟孩子之间就建立了权力之争。其实我们要认识到,通常没必要强迫孩子将精确数量的健康食品咽进肚子里。很多儿科医生相信,除非有代谢紊乱或需要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的,一个小孩子在一段时间里往往会选择自己身体所需要的食物,或许不会在一顿饭或在一天中体现。父母的任务是准备并提供健康的、有营养的食物;嚼和咽是孩子的事情。当然,增加一些你知道孩子会喜欢的食物也不会有坏处。
在就餐时间邀请孩子合作起来会好很多,下面有几处指导方法可供借鉴:
1.不要强行喂孩子,当孩子吐出食物时,可能说明他已经吃饱了,不要坚持再多喂他一点,这时你可以拿一些纸巾,让他帮助你把吐出来的食物擦干净。
2.食物呈现的方式很重要。良好的营养固然重要,但不合口味的食物有时可以通过诱人的方式呈现出来。确保你提供的食物种类平衡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给孩子提供不同颜色的食物,比如红皮苹果片、亮橙色的红薯和胡萝卜条。我身边有一位宝妈,为了给孩子提供多种形式的营养食物,不断变换着花样给孩子做,例如给不到一周岁的二宝包儿童混沌,水果泥等等。
3.了解你孩子的需要和喜好。有些孩子可能更适合在一天内少食多餐。甚至可以在固定的位置放置一些有营养价值的食物,经常更换,让孩子也时刻保持新鲜感。我之前到一位朋友家做客,沙发前面的桌子就是一个宝藏,那是一个有隐藏抽屉的桌子,直接从桌面推拉即可,里面摆放着多种食物,而且还不定时的更换,这种方法引用到我们的家庭,也是极好的。
4.运用就餐时间让孩子做出贡献。适当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到厨房帮忙,比如说拿碗筷、放纸巾一些简单的事情。也可以邀请孩子一起计划每顿饭的食材,让孩子参与进来,这样真的有助于培养一个更机智、自信的孩子。
5.最重要的一点,当然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大多数孩子会随着时间改变饮食习惯。要有耐心,不时地提供一些新食物,但不要坚持让孩子吃,要把就餐时间当作全家人欢聚的机会来享受,也就是说,要轻松一些。
最后的要点是不仅仅是食物。
就餐不只是食物。它们为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提供了时间和场合,并且能将你希望传给孩子们的重要文化或家庭传统介绍给孩子们。预防孩子行为问题的最好方式之一,尤其是随着孩子们逐渐长大,全家人经常在一起吃饭,这就让我们有时间与家人一起聊天、彼此倾听并建立情感联结,那么用餐时间令人愉悦就显得很重要了。
当我们把就餐时间当作欢聚一堂的机会,不只是分享食物,而是分享作为一家人的生活时,我们的身心和心灵都会得到滋养。
由此看来,饮食从一个婴儿起就格外重要,我们作为陪伴在孩子第一线的关键人物,科学的方法加上足够的耐心注定会让我们的孩子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