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晴天温度有点高,早上例会,然后老板开了个激动人心的,久违的加薪大会。
昨天晚上没睡好,不可追高,提心吊胆,觉都睡不好。低吸心理踏实。
入正题,听到这句话,对于很多80后的农村小伙伴来说,或许有人会感到揪心。我们都在面临这个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以前听一个河南朋友说:她有一次给5岁儿子打电话,儿子说什么就是不接,然后一个人拿着妈妈的照片默默的哭了起来,边哭嘴里边嘟哝着:妈妈不要我了吗?不要我了给我打电话干啥………
如果你也是出门在外的80后,应该不止是80后,看到这个事,或者会想起自己的孩子。爷爷奶奶照顾的再好也不能代替父母的爱,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研究已经在证明,留守儿童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确乏同情心。我们都面临着两难的窘境,在外打工呢,多挣点钱,过年多则陪孩子一个月,少的只有几天。在苏州打工的朋友们应该理解;在老家呢,工作机会少,自然收入就少,偏远地区甚至没有工作可做。最后我们给自己找了一把孩子留在家里的理由:为了多挣钱,让家里人过上更好的生活!
是的,大部分人是普通人,大部分人生活在农村,所以才有了一大部分留守儿童与父母一年或者几年才见一次面。
真的只能选其中之一吗?相信有很多陪在孩子身边并且有高收入,有好的经济条件和生活的朋友大有人在,或带在身边在大城市买房,或在老家城里做点生意,日子一样滋润。为什么我们不向这些人看齐,而一直托着那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不争气,不长进,不成长的借口。因为我们选择的权利很少,或者是没得选。
这样年复一年,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缺少爱和关怀,要不成绩不好,要不性格有缺陷,最终像我们一样:没有更多的选择。只能让社会的潮流像风吹蒲公英一样,身不由己的飘落天涯。因为自己没能力主宰自己的命运。
这个感觉妈妈不要自己的孩子,你会觉得有点可怜吗?这正是他的父母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