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应志刚
苏州有很多老街,与作为景点打造的古镇相比,显得稍为没落,但要搬出一两个与老街相关的人物,你又经不住要大吃一惊。
原来,老街都是大有来头的。
比如出过“黑衣宰相”姚广孝的湘城老街。
这个出家却不出世,辅佐明朝第三位皇帝发动靖难之役并夺得帝位,当了高官却不肯还俗的和尚,他的各种神奇传说,至今还在老街人的口中代代相传。
老街很老,可以追述至春秋战国时期。
据《苏州府志》和《湘城镇志》记载:“湘城古称相城。吴王阖闾元年,吴国相伍子胥奉阖闾之命到湘地‘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选址建都城。已将部分城砖运到湘地,后觉察湘地柔隙而罢。‘将砖砌河东街道’,始得名相城。”
观桥,是老街最古老的桥。
这座由青石、花岗石、武康石混砌而成的单孔石桥,建于宋咸淳二年,因桥堍有灵应观,时称“通仙桥”,元天佑年间改名“观桥”。
粮仓,是老街几代人的记忆。
三个并排而立砖木结构的粮仓建于1976年,外观呈圆柱形,顶为穹式,上面盖着黑色小瓦。
湘城老街人,都叫这三个粮仓为“蒙古包”,据说每个一次性可存放粮食10余万公斤。
一年又一年,老街的桐花落了又开,温煦的阳光,从密密匝匝的枝叶间透过来,在一段段青石路面,一面面斑驳的白墙,刻着岁月的年轮,讲述时光里一个个惊艳人间的传奇。
灵应古观,历代高道辈出。
法术高强,能呼风唤雨者,苏斗南也;奉诏进京论道,名震京师者,周鹤林也;跋涉千里,立志修观者,赵弘科周正谊也;求雨应验,苏府授匾,法力回天者,高科升也……
博学多艺,授出高徒姚广孝的席应真,也当位列其一。
与江南的众多古镇、老街一样,湘城老街因水而兴。
自宋以来,南北物资通过漕运在此交汇,由此形成繁华街市,民居依水而建,前门临街,后门临河,深巷迂回曲折。
不过几百米长的老街,热闹的年景里商家云集,店铺鳞次栉比,任意一个转角处,都具有惊艳时光的能力。
平素的日子里,店铺里飘出各种香味,人们不紧不慢地出出进进,老街悠闲自在地咀嚼着满口的幸福与安详。
街头的供销社,玻璃柜台里透出花花绿绿的纸包水果糖、各色糕点,引诱着垂涎欲滴的孩童。
一股似有若无的焦香油润味弥漫幽巷,是湘城麻饼的味道。
枣泥和芝麻的甜香,从街头飘到街尾,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湘城人,挥却不去的乡愁印记。
萦绕着人间烟火的老街,耳畔是一个个岁月斑驳的故事,乡邻间一声声亲切温馨的问候。
散落街道两侧的剃头店、棉花铺、五金店、杂货铺,“不赚钱图个安心”的老行当,坚守着老街本真的味道。
掉了朱漆的老木门,贴着早已泛白的“喜”字,轻轻一推,发出“吱呀吱呀”的声响。
年迈的阿婆捏着阵线,坐在门前,每一缕照射小巷的晨曦斜阳,打在她布满皱纹慈祥的脸上。
每一位生活在老街的人都舍不得离开,每一位来过的旅人,都卸下滚滚风尘不愿离去。
老街虽老,却又温暖而明亮。因为这里的人间烟火气,足以慰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