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天气阴。很多事情搅和到一起,心情也有些低落。然后给自己转换一种思维,剖析一下情绪底层。
工作方面,总感觉事情处于一遍又一遍催促和推动状态,被催促的状态确实让人很烦,那就转换视角,既然,觉得这个事情带来困扰,那它是来提醒我的。那我能从这个事情中获得什么启发,是不是需要按轻重缓急列出来,每天晚上对照后心中有数。不至于慌乱中应对。也规避懒惰思维。小本需要利用起来。
积极归因:把不可控的变成可控的,少了焦虑,多了沉稳。
孩子方面,由于昨晚一直忙,队友也忙没回家,孩子作业少,一回家就看平板电影,临睡时看到小眼睛红红的,自己规划的读英语也是很不愿意状态。累了的状态下也没有效果,也清楚的看到,即使再没有别的任务状态下,孩子还是不愿意读听英语,只有学校的作业认为是自己需要完成的。傲德喜欢听,听完就完事,作业不启动,英语班也是上课愿意去,上完再不愿意启动去写作业。有背的写的自己就感觉麻烦。几次都邀请他来给我教,我分析有可能觉得读的不是很熟,还要背觉得麻烦就不愿意了。梳理完这些,也明白孩子的卡点在哪里。一、孩子有自主意识,他知道自己需要做完成的,也一样不落下;
二、辅导班的自己能量还不够,需要跟老师沟通一下,也希望得到群里姐妹们的建议。就是完全意识到,提醒催促确实不起作用,如何引导培养自信心上面需要多用心,这个阶段感觉确实有些累,以前的破坏体验也消耗了很多他的能量,重新启动很不容易。
三、看平板方面,孩子还是诱惑太大,自己说了每天看的时间,但还是忍不住一放松就打开看。这个过程我带入体会了一下,就像我们大人,下了班回家也是很想放松的状态,躺那里看会手机,也完全理解,孩子说了看多长时间,但精彩部分了还是忍不住继续往下看。这是客观事实,道理再不用多说,他自己也很清楚,只是需要时间和理解,让他来体验这个过程,然后那天发展出自控能力了及时肯定,过程煎熬,但从长远来看确实需要更多耐心。
今天中午,我尝试了一下完全放开的状态会是怎样,孩子回来也是拿起平板看,边吃饭边看,我一句也没有提醒和唠叨,吃完收拾好自己先休息。孩子说他自己看到1点15分就来。平常15分了我会提醒一下,今天一句也没说,他自己玩到了25就过来了。叫我没支声装作睡着了,也没过一会他就睡着了,1点57我准备好水果就干自己的事,孩子继续坐沙发上一边看一边吃。平常我看时间过了很多会提醒一下几点了,今天我也没提醒一句,他的衣服袖子这些一回来就拉反随便放一边,平时我看到了会把袖子整理好,今天我也没有管这些,孩子吃完看时间过了,就急急忙忙准备,不到5分钟一切都准备好了,我原以为他会要求我用车送他上学。平常迟了他就要求。今天我估计他感觉我的行为跟平常不对劲,小雷达可敏感了,过来抱抱我说,妈妈,你生气了没有,我说没有,他就说那我上学去了。路上估计自己也跑了,不到10几分钟就到了学校。
积极归因:从这件事情中,更进一步打破了我的认知,深刻体会到,孩子有自己的节奏和自我意识,他们是一个个独立完整的个体,从心底里需要信任他们,给与时间和空间来让他们尝试,发展。想想之前很多的提前思维和行为,造成了很多破坏,错失了很多他发展的机会。内省不内疚,意识到的同时就是改变的开始。当梳理完这些,内心更有力量和动力了。只做顾问,支持者,啦啦队。有时候一时间的迷失会让自己重新走到以前的老路上去。每天的反省和梳理确实很必要。也感谢群里姐妹们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