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页书都成为向上的阶梯

今天看了一个清华教授的专访,视频内容很长。但他一直反复强调的一个词是“努力”。

现在这个时代,“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已经不适用了,唯有“努力读书”才能改变命运。教室里总有些看似矛盾的景象:同样的课本,有的同学能从中读出解题思路,有的却只看到密密麻麻的公式;同样的课堂,有的笔记写满三厚本,有的课本始终崭新如初。这提醒我们:书页摊开的瞬间,命运并不会自动改写,真正让人生转弯的,是埋首苦读时的专注,是攻克难点时的执着,是把知识嚼碎了再咽下去的较真。

努力读书,首先要拒绝"假装努力"的自我感动。有同学早读时摇头晃脑,却不知嘴里念的是哪篇课文;晚自习时摊开五本习题册,实则在本子上画小人。这种"看起来在读书"的状态,就像给植物浇表面水——土壤表层湿漉漉,根须却始终喝不到水。就像农民不会为"播了种却不浇灌"的田地质疑土地,我们也不该为"读了书却不深入"的自己抱怨命运。真正的努力,是数学课上为一个错题追着老师问三节课,是英语早读时对着录音反复纠正发音,是把模糊的知识点啃到像刻在脑子里一样清晰。

努力读书,更要让知识长出"应用的翅膀"。课本里的物理公式不是冰冷的符号,当你用它解释了彩虹的形成,它就成了认识世界的眼睛;历史书上的朝代更迭不是枯燥的年份,当你用它分析社会发展的规律,它就成了洞察未来的工具。就像那位从大山里走出的学姐,她把生物课本里的光合作用原理,变成了指导家乡果树种植的技术手册,让知识真正结出了改变生活的果实。知识只有被使用,才能从纸面上的文字,变成托举命运的力量。

或许有同学会说,身边有人看似轻松就能学好。但你不知道的是,学霸课间在刷题时,他们可能在争分夺秒地整理笔记;你在抱怨题目太难时,他们正把错题分类标注,反复琢磨。命运的偏爱,从来不是突然降临的幸运,而是把"努力"二字拆成了每一天的专注、每一题的认真、每一次跌倒后的重新站起。

不必羡慕别人的起点,我们能做的,是让此刻的书桌成为起点。当你为一道题熬红了眼,当你把一篇古文背到脱口而出,当你在错题本上写下"第5次订正",这些看似微小的努力,都在悄悄改写命运的轨迹。因为命运从不会辜负这样的人——他们把书里的知识,变成了手里的本领;把课堂上的时光,熬成了照亮前路的星光。

所以,别问读书能不能改变命运,先问自己:今天的书,你真的努力读懂了吗?当每一页书都浸透着思考的汗水,命运自会给你最公平的答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