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水面皆文章》读书笔记(二)
曹雪芹曾说过: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如此看来,要想把文章写得漂亮,还需要活得漂亮。
的确,生活是写作的好材料。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生编硬造,东拉西扯。是因为没有生活吗?也不是,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的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果说是自己亲身体验的事情,写出来自然就会有真情实感。所写的东西只要是自己的,实在很难得遇到与人家雷同的情形,所以写文章一定要“诚”,不虚夸,不娇柔造作。
当然,如果仅仅是自己的生活经验,自然还是不够的,还要进一步给经验加一番洗练的功夫,才真正做到下笔绝不随便。我们要学会思考,对一个事情有自己的深刻体会。
下笔之前还要想清楚。
其实列提纲的整个过程,就是想清楚的过程,那什么是“想清楚”?叶圣陶老先生这么说“什么叫想清楚呢?为什么要写,该怎样写,哪些必要写,哪些用不着写,哪些写在前面,哪些写在后面,是不是还有什么缺漏,从读者方面着想,是不是够明白了?”
想清楚了才能说清楚,说清楚了才能写清楚,顺序万不可颠倒。
比如,在刻画人物的时候,要进行细节刻画,要有画面感,对于人物的语言不能够照单全收的记载,要足以显示其人的思想、见识、性情,这样的语言才能够入选,否则即使说了再多话,也可以不用写入文章。叶老说:“写一个人物,你得认清它的状貌,观察他的举动,更得发现他的由种种因缘而熔铸成功的性情。”
关于临摹和写生。
用到写作上临摹就是看了很多范文,然后试着写作。写生呢,就是不管读过什么文章,直接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叶圣陶老先生赞同后者,但是他也说前者为辅。
其实我认为在初学写作的时候,已经有了生活的积淀,就是临摹多一些也无妨。当我们有了更多的生活积累之后,就会我手写我心。
要多观察生活,这样才能够提高自己的眼力见儿。所以要求自己要所见要真,所闻要切,所感要深,所思要透,达到这些要求是整个生活里的事,不是纸笔学习写作的事,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叶老说:“离开了一个人的整个生活,希望把文章写好是办不到的。”
所以作为写作者,我们应该多观察生活,多记录生活,多思考生活。
接下来呢,写好文章之后呢,那自然是修改。
修改都是修改什么呢?
修改字词恰不恰当,修改语言通不通顺?当然是必须的,但这并不是根本,文不从,字不顺的根本在于思想都不通顺,语义上的不通顺。
所以修改应该看看语序当不当,原意思完整不完整,之后才是字词的斟酌。最终要服务于自己的中心服务,让自己写的文章尽量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作为教师,要给学生讲修改文章,那一定要告诉学生,学会自己给自己修改。直到他们修改的时候,一定要讲清楚他们作文“这儿不好”,为什么不好,怎么才能好。而不能只笼统的说中心不突出,句子不通顺。
想明白才能说明白,说明白才能写明白。想写好文章,一定要把日子过明白,绝非虚言啊。
叶老用他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了:真实的生活,真诚的写文。踏踏实实做人,明明白白写文。
——THE 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