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里秦淮河美的让人向往,现如今真真的就在眼前了。漫步河畔,跟着水流缓缓而行,心里依然是静的,尽管游船划过,游人如织。走着走着,暮色就降了下来,散着黄光的路灯亮了起来,折射在秦淮河上,给人温暖的感觉。
有河就有桥,倚在桥上,看远处的房屋,看近处的涟漪,皆是风景。也许,我与桥也是某个窗口的风景吧。想想都美,诗人定是走上过石桥,看过河畔的风景的。又或是抬头瞬间与某个眼神相遇,不然,定不会写出那么优美的诗行。
我脚下的这座石桥名为文德桥。站在桥上,能看到不远处一大片白墙青瓦的建筑群,那便是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江南贡院的前面就是夫子庙。古代那些应试者们进贡院考试前,应该会先到夫子庙拜上一拜,祈祷高中。夫子庙广场河畔停靠了许多游船,让人不仅遥想曾经的学子们乘船前来科考的盛况。
走过石桥,就到了乌衣巷。这条巷子,窄窄的,也并不算长,质朴的很。这里曾是晋朝王谢两家豪门大族的宅第,因两组子弟多穿乌衣而得名。我们熟悉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大诗人谢灵运就出自这里。如今,行走巷间,已感受不到曾经的繁华。
我爱这地方的桥,水,灯光,甚至嘈杂的人群。回家之前,还要来这里走一走,看看水,看看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