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有一名句:“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伏龙”是诸葛亮,“凤雏”是庞统。正是这句世人皆知的话把庞统害惨了。
凤雏与伏龙齐名,无奈伏龙太过出彩,凤雏一直生活在阴影之下。庞统一生都在苦苦追赶诸葛亮,他最终被自己的名声拖累,直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庞统面试遭到孙权一票否决,踌躇满志的他还未等到才艺展示的环节,就提前被淘汰出局了,庞统因为低情商而遭遇了第一次打击。
低情商的人往往性格很倔强,庞统就是典型的代表。他这辈子也根本没想改,所以情商是没啥指望了。我们只能研究一下他的逆商怎么样,看看是否有救?
第二次面试失败
庞统第一次面试失败以后,灰头土脸地离开东吴。他走投无路,只好去荆州投靠刘备。
抵达荆州之后,不巧孔明出差在外。庞统想试探一下刘备识人的水平,同时更想靠自己的能力赢得尊重,他觉得没有必要把孔明的推荐信拿出来。
这一点本来没错,问题是庞统没有吸取上一次面试的教训,依旧端着那副臭架子,依旧不修边幅不拘小节,面试结果可想而知。
刘备见庞统穿着如此随意,相貌如此丑陋,态度如此傲慢,心里当时凉了半截。
他耐着性子问庞统:“先生从何方而来?”
庞统大发牢骚:“别提了,本想投靠东吴,不料碧眼小儿孙权以貌取人,有眼不识金镶玉,竟然因为我长得丑陋,把我赶了出来。”
刘备暗自寻思:孙权因为没录用你,你就骂他是碧眼小儿。如果我不录用你,你还不骂我是大耳贼呀?
刘备听完十分不悦,但他喜怒不形于色,仍然满脸赔笑地问道:“先生远道而来,为了何事?”
庞统直截了当:“久闻皇叔仁慈宽厚,又招纳贤士,故来荆州欲投皇叔。”
刘备眼珠一转,故作为难地说:“现在还没有合适的空缺职位。离此一百三十里有个叫耒阳的地方,那里缺个县令,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刘备没有赶走庞统,但只给个小小的县令,对于拥有治国安邦才能的庞统来说,这简直是侮辱,他在几天之内第二次遭到打击。庞统没有办法,只有勉强答应,暂时去耒阳县安身。
破罐破摔
庞统经历了两次面试失败,他心灰意冷。自上任耒阳县令之后,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整天饮酒作乐。
他开始放纵自己,早上吃、中午喝、晚上睡。百姓来县衙击鼓鸣冤,他根本不升堂。遇到公文急报,他也一概不理。日子一长,积压的大小事务达上百件之多。
事情很快传到荆州,刘备勃然大怒。他对张飞说:“庞统终日饮酒作乐,荒废正事。三弟,你去耒阳调查,如果情况属实,庞统任你处置。”
醉理耒阳
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春天,在耒阳县衙里,张飞正在对面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醉汉。
张飞很好奇,闻名天下的“凤雏”,是遭受了怎样的打击,才能变得如此堕落呢?
张飞怒斥庞统:“我家兄长非常信任你,你怎敢荒废公事呢?”
庞统冷笑道:“区区不足百里的小破县城,还能有什么难处理的问题?请三将军稍安勿躁,看我如何处理。”
庞统命人将上百件积压的公事、案件抱上厅堂,并一起传来原告人与被告人。
庞统一边批阅状纸,一边口中发落,耳内听词,曲直分明。每个案件都处理得公平公正、分毫不差,老百姓纷纷跪倒称颂青天。
不到半日光景,庞统将堆积如山的上百个疑难案件了断完毕,随后霸气地把笔往地上一扔,反问张飞:“我荒废公事了吗?曹操与孙权我都不放在眼里,小小耒阳这点鸡毛蒜皮的事何足挂齿!”
此时的张飞对庞统佩服得五体投地,立即飞马回荆州,向刘备如实禀报。
刘备非常内疚,后悔地说:“如此奇才,天下少有。屈尊在耒阳县,简直是大材小用。慢待贤士,是我刘备的过错。”
诸葛亮哈哈大笑:“庞士元非百里县令之才,胸中所学,胜我十倍。”
刘备随即敬请庞统回到荆州,遂拜他为副军师中郎将。
心态失控、自暴自弃。
庞统虽然得到了好的归宿,但这是偶然现象,是运气爆棚,不建议职友效仿。
在现实职场里,没有几个像刘备那样有耐心、勇敢承认错的老板。即使有,碰到的概率也低于中头彩。
庞统第一次面试失败是因为低情商拖了后腿,第二次面试失败则是低逆商惹的祸。
庞统见到刘备,曾拒绝出示孔明的推荐信,并且延续了在东吴面试时的糟糕表现。这一切都来自于一股子邪火,那么邪火到底因何而来?
由于凤雏与伏龙齐名,导致庞统产生了严重的攀比心理。他很希望得到刘备“三顾茅庐”那样的隆重礼遇,而不是通过孔明的一纸举荐才谋取一官半职。
特别是在第一次面试失败之后,自尊心极强的庞统很不服气,多次受挫导致他心态失衡,做出极端逆反的行为。
他拒绝吸取失败教训,在与刘备的面试过程中表现得十分亢奋。庞统骂孙权是“碧眼小儿”,这让刘备十分吃惊。
与大多数中国人不一样,孙权眼珠的颜色有点儿发黄发绿,这本属于个人生理缺陷,不可用来侮辱。身为“文化人儿”的庞统竟然当着刘备的面出言不逊,简直是狗急跳墙。
情绪失控、行为过激是低逆商的早期症状;
向命运低头、自暴自弃是低逆商晚期表现。
庞统到耒阳之后终日借酒消愁、不务正业,说明他的逆商低得无药可救。有职友认为庞统是故意醉酒误事,想以此引起刘备的注意与重视。
蒲黄认为这种可能性是有,而且很符合庞统的性格特点。这恰恰证明了庞统智商很高,同时也暴露了他的低情商,因为此举面临的风险更大。
如果刘备与孙权一样,实行一票否决制,一怒之下把庞统直接辞退,庞统连后面才艺展示的机会都失去了。
如果是高情商的孔明,他绝对不会冒这样的风险去赌刘备的人品。
不管怎样,庞统还是凭借自己的硬实力加入了刘备集团,这让他更加恃才傲物,继续对情商与逆商不屑一顾,同时也埋下了悲剧的伏笔(持续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