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体
身体、情绪体、感觉体、心理体、认知体、精神体。
孩子如果在身体上受到束缚,他身体上的畏缩和紧张就会导致他心理上的畏缩。
0-3岁的主题是唤醒身体的每个部位,副主题是孩子用身体发现、创造出内在的情绪、感觉、些微的心理和认知。在6岁以前,儿童的情绪、感觉、心理、认知与精神都融合在身体的活动中,并通过身体的活动来发展和成长。儿童就是这样一个浑然一体的内在,只有成长到一定阶段时,各部分才会一项项逐步分离,然后独立出来。自我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形成。当儿童发展到青春期,这些独立出来的一项项内在将会再次统合协调起来。这个过程似乎首先是一体,然后逐渐剥离、独立,而最终再统合协调在一起。
童年时期对自己内在环境剥离得不好或者辨识不清,那么成年后就会在各方面与他人共生,也就是依附于他人,并迷失自己,失去内在的独立和稳定。
3-7岁生命发展的主题是:协调和联合自己的所有功能,全面地发现和创造自己的世界。
7-12岁,儿童开始对有意识地协调自己的动作有了极大的兴趣。
青春期,其重要性相当于0-3岁时期,是人一生中第二次身体发育和产生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精神发展非常迅猛。
在人身上,只有身体本身和精神才能表达出一种需要张扬的激情。这正好是人成长的一个循环,身体是初始,精神是结果。
生命力的释放,必须依靠儿童自由使用自己的身体才可以逐渐完成。
(二)情绪
1.情绪共生:儿童用情绪帮助自己调整内在世界,同时,儿童的情绪和妈妈的情绪天然的处于共生状态,儿童也能多其它人的情绪高度敏感。
共生是客观和天然的状态,如果父母情绪较为成熟,内在较为平和,父母对自己和孩子的情绪比较清楚,孩子情绪成长的空间就相对宽大和良好。
如果孩子不能把自己同成人剥离开,那么他就会永远停留在童年。熟悉是开始,剥离是成长的第一步。除非给儿童爱、自由和规则,除非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你要把孩子内心发生的情绪告诉孩子,就像要把他的鼻子眼睛告诉他一样。
清楚的表述情绪,情绪就会好转。
因为对内在世界了解的越深越广,我们就会成长地越好,越接近成熟。
情绪处理的三句话:1.给情绪命名。2.允许孩子有情绪。3.表达爱。
任何东西,只要我们让它清晰起来,我们就会如释重负。实际上,人一直在追求一种真实和秩序。真实和秩序就是清清楚楚。
情绪成熟,或者生命内在的成熟,就是我们把握了分寸,在任何一点上不伤及别人,也不伤及自己。
因为理性只能识别和认识情绪,而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这有赖于情绪的成熟度。
当我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痛苦后面,愉快而微笑地看着我们的痛苦时,我们可能就成熟了。
还没有从生命中走出来,还依然在创造着自己的孩子,天然就是成人情绪的缓解和消除者。
对父母情感依恋开始了,但不再完全是因为安全感和渴望爱,而是出于情感互动和情感交流的需要。
情绪可以直达精神,它直接让我们的生命发生变化。
情绪的剥离和情绪的升华,剥离使孩子趋于个体化,而升华则沉淀出生命的精华。
(三)感觉
破坏了感觉,就意味着损坏了一个人的发现。透过感觉发现世界,才是真正的学习。
概念是幼儿内心发展中出现的特异东西,它是思维抽象生成的,是思想的原胞。
要带着孩子,让孩子亲自感觉,因为幼儿是感觉的生命而不是语言的生命。
精神从基本感觉中来,回到复杂丰富、瑰丽高级的感觉中去。
离开感觉,教出来的成长,只会建构一套认知与生命分离的系统,儿童所掌握的东西就是知识,而无法形成智力。智力是身体、感觉、心智一体化的过程中统合形成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而分离则会导致一个和自己的生命不融合的虚假系统。
感觉的高度敏感加之强大的理性,生命会拥有了发现外在世界的敏锐,这正是天才的品质,也正是儿童努力做的事情。
因为只有感觉,改变才会发生。
由于成人丧失了太多的感觉,所以容易形成一种惯性,比如不自觉地躲避内在发生的痛苦的、孤独的、愤怒的、幸福的各种感觉,他们不再发现生活,也就不再创造生活了。
一种甜美的幸福去我是异样的感觉?那是害怕和不敢接纳爱!
成人的变化也是从爱的感觉开始的。
对于儿童来说只需一次,某种东西就在孩子的身体里形成了。
精神感觉和精神情绪就是你内在最高的激情、最高的美和最高的善。只要它出现,就马上抓住它。
当我和一个生命连接,就如同进入了一条生命之河。
这种感觉可以使我们瞬间明白当下的真相。它超出了想法、思考、逻辑,直达真实,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到自己的内在和事物的内在,“心灵感觉”。
(四)心理
自然地发现和接纳,让这些意识的碎片到来,完全地到来,然后再慢慢的梳理。
如果孩子不能够回到内在,排斥和抗拒便会产生。
对儿童来说,早先心理和语言是分离的。但是如果常生活在其中,就会开始不明,内心活动、情绪、感觉和心理认知、认识、思维就会各自逐渐分离开来。这就是分裂。
心理活动是意识的碎片,这种意识的碎片是在不同的事件和内在的感触中被撞击出来的,但意识的碎片在人的内在出现的时候,一致化的人就会自然的充分的感觉它,完全熟知它,认知就会把它的分类、组织、整合,变成有序的系统。
儿童必须高度集中和一致,并且在时间和空间的保证之下来发展这些。这就是为什么孩子需要很慢的速度来成长,孩子还需要独立和不受干扰的空间来面对和处理这些意识的碎片。
心理活动如果上升不到认知,就会成为一种障碍。心理和认知一致的小孩,就像一条奔流不息的生命河流。
情绪碰到真实和本质时就奇妙地消失了。
接纳一个真实的存在就是爱。在被我们成为“爱”的所有爱中,这种爱是最博大、最真实、最深刻的爱。
说话简单而直指本质,他们在用心灵沟通。而这样对生活和本质的把握,一定需要走过感觉的、情绪的、心理的历程。
人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对人、事、关系的掌控上,也可以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对内在的觉知和建构上。后者就拥有了和万物一起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让自我安住其中。
平等的关系是尊重和接纳别人,权威的关系是控制、支配、服从和依附。
你支持我,喜欢我,关心我,体贴我,爱我,那就请服从我,这种成人的心理是最基本的孩子心态。
任何不友善心理的出现,都会引起身体的不舒服。养育者和孩子的关系是孩子和所有人关系的开始。
优胜也给优胜者以舒服,所以,对于有道理可讲的人而言,讲道理是缓解他心里的重要方法。
权力斗争是我们人类想摆脱恐惧、危机意识、不安全感和渴望爱的心理需求,所以是正常的。
不觉察自己需求的人,不会知道别人的需求。
(五)认知
从感觉上升到概念就是智力。
儿童的认知途径:认知是从感觉开始,经过心理,到建立概念,到概念的应用-用简单的逻辑组织语言。
对某物产生巨大的兴趣,并因兴趣而长久地投入其中,这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所以儿童必须拥有自由,因为这样的状态是成人无法把握的。
儿童一面在爱的浑然一体中充盈,一面开始借助于物体分离出来,这需要练习。
儿童跟着感觉走,跟着敏感走,跟着兴趣走,就是跟着自己的精神胚胎走。
没有自由,生命中脱离出的意识就无法在外在找到碰触点,进而被压抑;压抑又会导致兴趣无法实施;无法实施兴趣会导致人完全没有兴趣;没有兴趣就无法
头脑的沟通是语言,心灵的沟通是感受,灵魂的沟通是沉默。
当你自知了,你就开始舞蹈、玩耍和游戏了,快乐就来了。你不用天天在外面寻找家,寻找爱,寻找乐趣,寻找自由了。
自己发现的真理,会在自己的生命里内化并牢固确定下来,这就是自信。
爱没有别的愿望,只要成全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