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南
金秋时节,正当“沙家浜文化旅游节”举办得十分红火,大批游客蜂涌前来沙家浜参观旅游时,突然冒出了一个不和谐音。10月18日,《江南时报》的“民意·原声”栏刊登了署名为史求实的文章《是给“沙家浜”正名的时候了》。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关于为“沙家浜”正名的讨论。这场讨论持续了半个多月,《江南时报》共刊登了十篇文章。史求实原是一位中学教师,1969年下放到阳澄湖地区劳动,在那里了解到不少新四军及其伤病员战斗和养伤的故事,并从《新四军故事集》中看到当初伤病员在横川、陆巷、肖泾、长浜、张家浜和西董家浜养伤。于是就认定:“经考察,除西董家浜不知在何处外,其余几处都是苏州相城区阳澄湖镇所属的自然村,史实的权威性是不可挑战的。”“常熟的地理位置与阳澄湖毫不沾边。”“常熟由横泾改名的沙家浜镇也不是当年新四军36个伤病员‘养伤来到沙家浜’的沙家浜。常熟沙家浜在争打‘名地牌’中,刻意经营了一番,却始终无法摆脱‘名不正’的困扰与烦恼。”因此,作者提出了一个建议,将常熟的沙家浜镇划到阳澄湖镇去。
一石激起千重浪,史先生“为沙家浜正名”的建议立即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反响。一些当年“江抗”的老战士,首先撰文作证,如吴志勤、蒋坚挥以切身经历证实,当初他们作为36个伤病员之一,确实是在横泾、即今日的沙家浜养伤。常熟读者笪伟中、曹家俊、徐耀良则以当时的军歌中“阳澄湖畔、虞山脚下”的歌词、一系列革命回忆录中的记载、伤病员和后方医院工作人员的回忆叙述、沙家浜的原创人员的活动范围和记录、沙家浜剧中令人难忘的台词“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和“到常熟城里去办嫁妆”等令人信服的证据,来证实横泾作为沙家浜决非是“名不正”。沙家浜的徐耀良则针对史先生文章中有一些含糊混淆之处,举出了有力的证据,一是现在的沙家浜镇保留着后方医院、江抗司令部、江抗东路办事处、新江抗成立旧址等革命历史遗迹;二是新四军后方医院确实存在,并非史先生说的是错误传闻,笔者还列举了后方医院活动的路线,具体的工作人员;三是就史先生提出的几个自然村指出,心泾、长浜、西董家浜自古至今都在常熟境内,其余几个村也都是与常熟一河之隔。常熟读者张登芝也提出了同样的看法,认为沙家浜并非是虚构的,从京剧沙家浜的多处台词中都能证实,当时的沙家浜是在常熟境内。南京读者吴文元指出:沙家浜原是一个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典型,既然常熟沙家浜已经早已深入人心,“为沙家浜正名”大可不必。
参与讨论的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胡阿祥教授在文章中大声疾呼:“地名承载着历史文化,不能轻易改动”,他说“从历史上来看,今天的沙家浜是当年江抗活动的核心地区,当地还保留了不少革命历史遗迹。应该说这些构成了今日沙家浜的旅游形象。”“最好不要动不动就用行政力量来更改地名。”网友“七月阳光”认为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沙家浜以其特有的名气名扬全国,到这个时候提出要为沙家浜“正名”合适吗?网友“超瓜”直率地说:伤病员是在一个大范围里活动的,无所谓具体哪里是沙家浜。现在发生地名之争,说到底主要是涉及到一个经济利益问题,一个红色经典旅游项目确实是令人眼红的!
原来《江南时报》已表示讨论到此告一段落,但是第二天又发表了一篇稿件,编者称:读者言犹未尽,踊跃来稿,编者欲罢不能,不得不破例再发表一篇。常熟读者潘正言在列举大量史实来证实常熟横泾作为沙家浜的合法性之后指出,常熟地区还有很多、甚至更多的与沙家浜剧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相一致的真实记录,常熟根本没有史先生所说“始终无法摆脱名不正的困扰与烦恼”。笔者继而介绍了常熟沙家浜在挖掘抗日斗争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指出当年革命京剧中还有威虎山、九龙江、盘石湾、杜鹃山,为何均默默无闻,唯独沙家浜胜出?如果没有沙家浜自身的努力,绝不会有今天的成功。对此又何必耿耿于怀呢?
最后,编者引用了常熟读者黄忠、余光稿件中的话:“唐市镇作为‘苏常太’专员公署所在地,横泾镇作为后方医院所在地,所以把这里定为‘沙家浜’是名副其实的。”编者还建议:“一是地方政府应该善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更应关心动态的资源。二是真理愈辨愈明。”于是历时半个多月的“正名”之争正式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