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KK是个三年级的男孩,9岁。他的班主任有一天找到我,对我说:“我们班有个小孩非常不合群,三年来没有交到朋友。现在这学期出现了上课时会突然情绪激动、怪叫、甚至跑出教室的情况。经过我的多次谈话,他能稍微控制自己情绪,但是总是跟周围的同学起矛盾,甚至会臆想出同学们欺负他的情形。
我想让他或是他的家长去找你聊聊,可以吗?”
第一次面谈,KK的确展示出了跟其他孩子不一样的行为表现——我询问他出生年月等基本信息,他说“我不能告诉你,我怕被拐卖”;我拿出小零食给他吃,他说“我怕有毒”;他坐在凳子上,突然蹦起来——怕有刺......
说实话,对于这些反应,我的内心是有一些震惊的。我不禁好奇:这个孩子经历过什么让他如此敏感、多疑?他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家长?此时,我脑袋里马上蹦出来幸福双翼《学习的身心基础》课程里关于“安全感”和“触觉过于敏感”的原理,我心底就释然了。
听到他非同寻常的回应后,我没有对他进行任何的要求、制止或者评判,只是如实地反馈和肯定他——“哦,你怕被我拐卖,所以不告诉我出生年月,看来你很有自我保护意识呢!”“你担心这个糖果有毒,对吗?那我自己吃一颗吧!”“你担心这张凳子有刺,那你检查一下看看,在这里选择一张你觉得安全的凳子坐下吧!”
我静静地看着,他围着凳子仔细查看甚至趴到地上察看底下有没有刺,最后筛选了三四张凳子后,终于挑了一张蓝色的小塑料凳坐下来了。
02
接着,我尝试帮助他表达情绪。我带着他来到情感脸谱面前,请他选择最能代表他在学校的脸谱,他很认真地看了几遍整个挂图,很认真地告诉我“不知道”。我没有催逼,也没有鼓励,只是平静地接纳孩子的真实状态,对他说:“好的,那我们就先不选了。”
于是,他回到椅子上坐下来。也许孩子感受到了我的接纳,KK慢慢地跟我开始攀谈起来。他跟我说,妈妈告诉他买吃的东西要看生产日期,要到正规的大商场买盒装的,外面有很多人贩子、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他还告诉我,他看到了一个新闻,新闻里说有个孩子坐凳子的时候被针扎了。我静静地倾听着,表示出一份好奇,适时给予肯定的回应。过了几分钟,他主动走到情感脸谱面前,对我说:“我现在可以告诉你我在学校是哪张脸了。”
他指着“紧张”和“害怕”给我看。
为了进一步让他感受到接纳和放松,我把手放到他的肩膀上,他没有抗拒,我及时肯定他:“谢谢你告诉我。”接着,我引导他对这两个情绪进行了具体化的描述,他说自己有10分的紧张和8分的害怕。
03
一节课的时间结束了,我明显地感受到了KK跟刚进来时的状态不一样了。我问他:“你希望在学校过得更开心吗?”他点头。我问他:“你愿意跟我做朋友,每周固定一个时间来跟我见面,我们一起寻找让你更开心的办法吗?”他说好。
于是,我请他自己决定什么时间来见我。他离开了我的办公室,我在QQ上向班主任进行了简单的反馈,请她允许孩子固定一个时间来见我,并且约家长来聊聊。五分钟后,KK带着一个本子又来到了我的办公室,他的本子上有一个课表,他很郑重地跟我说:“老师,周五下午的第二节课是信息课,我以后每周的这个时间来你这里,可以吗?”
我内心感到很惊讶,很多孩子,如果让他们自己选择的话,他们一定会选择语文、数学或者英语课,而不是好玩的信息课来我这里。我对他说:“好的,那我们就从下周开始,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见。”我郑重地在我的日历上,把接下来的几个周五下午画上了圈圈,并且告诉他,以后这个时间属于他。
第二天,我见了孩子的妈妈,我如实反馈了我与孩子面谈的情况,KK妈妈开始了一番深刻的“自我检讨”。我一如既往地拿出了我的万能钥匙——幸福双翼《如何培养孩子自信心》课程中的341肯定法,对妈妈进行了回应——
我肯定了她的担心、内疚、懊恼、焦虑;
肯定了她想要保护孩子的动机;
肯定了她对孩子进行了有效的自我保护的教育;
最后,我跟她一起策划,基于现状,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孩子缓解他那份巨大的“紧张”和“害怕”。
接下来的两周,我按照约定跟KK见面。每次交流,我并没有直接跟他探讨班主任反映的他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而是使用了一些《基础健脑操》课程中的调和技巧,帮助他释放身体的紧张和害怕。接下来,他也不断地给到我惊喜。
04
第一次见面后的第三天,班主任对我说:“杨老师你真的很厉害!那孩子跟你谈过一次,我就感觉他大胆了很多,这两天他会主动来跟我交流,并且说话条理很清晰,情绪也很稳定。”第二次见面,根据孩子自己定的目标,我给他做了个健脑操中的手写调和。
调和之前,我让他写了10个字,用时125秒;调和后,他再写另外10个更加复杂的字,用时65秒,而且整个人轻松了很多。之前如同有“洁癖”的他,甚至在地上打了很多个滚!
第三次见面,KK主动跟我说:“杨老师,上次你带我玩,这次我带你玩好吗?”于是,他用创造性地方式带我玩了一把“想象交叉”,他非常流畅地创造了很多的情景,我闭着眼睛跟随他的引导,想象自己坐在一个大大的×上面在天空里翱翔......那一刻,我真的太惊喜了!我忍不住给他大大的赞!
后来,因为我不小心把自己弄“残”了,于是临近期末的那一次见面没能按照约定进行。躺在病床上的我收到KK妈妈的信息:“杨老师,您身体怎样了?KK听说您生病了,好担心,他要我问候您,祝您早些康复!”看着这温暖的短信,我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这个学期刚开学,KK在一次课间休息来到我的办公室,确认我的身体已经恢复了,他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然后问我:“杨老师,这个学期我还可以来你这里吗?”我给了他肯定的答复。前几天,在跟我的约会中,他跟我分享最近让他觉得开心的事情:他罗列了从周一到周四,每天有什么他喜欢的课以及课外的活动。然后,他兴奋地说: “周五呢,我最开心的就是可以来见你!”然后我们一起商定出他来见我的成长目标——这个学期我想在交朋友方面做得更好!
05
从头到尾,我并没有给孩子任何具体的建议,我只给予了陪伴、倾听、接纳,引导他释放积压的情绪,适时地给予了他真诚的肯定和正向的反馈。他却让我看到了一个敢于表达情绪,能够感受爱和表达爱的温暖的小天使!
此时,我的耳边回响着海英老师在践行辅导课中说的“如实如是”。是的,我只是做到了如实如是地接纳、肯定,孩子的生命潜能就华丽丽地发挥出来了。其实,好的教育往往很简单,用心接纳,如实如是地连接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