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每个人每天赚的钱都必须存进银行里。这些钱每天不产生利息,它既不能取出来用于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去消费,也不能用于投资去产生更多的钱,它只能作为衡量你拥有钱的多与少的一个数据的存在。在定期对这个数据进行考核时,如果你荣登榜首,你会得到一张奖状,证明你拥有的钱是最多的,然后鼓励你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去赚更多的钱,继续存进银行……,周而复始,仅此而已。
如果是这样的话,想一想,我们还有继续赚钱的动力和欲望吗?准确一点讲,你每天赚钱仅仅是为了让银行里数字变大的动力,和为了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更高和用钱生出更多的钱的动力一样吗?
可能有人觉得我这个假设看起来很搞笑,很夸张,很不可思议。但是我们把上述情形里的钱,换成知识,把人换作中小学生呢?这又是怎样一种现状呢?
每个人从出生到咿呀学语,对这个未知世界充满无限的好奇。他们每获得一个新知,每拥有一种能力,都会感到无限的骄傲和快乐!按照这种人的本能进行推理,学生应该是拥有的知识越多,越感觉到快乐和满足才对,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相反地,教师和家长看到的事实是,孩子们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知识的欲望越来越少,脸上的快乐和满足感也渐渐的消失,反而是厌学情绪越来越严重。我们不得不进行反思,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是学校的知识本身出了问题吗?显然不是!就像上面假设中的情景,问题的关键不在钱本身,而在于钱的功能出现了问题。所以,学生把学知识当成负担,出现的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不是知识本身的问题,而是所学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在日常生活中得不到运用,更不能用来获取新的知识。
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师形成了这样一些的习以为常的教育教学惯例:要求学生掌握知识,就是为了能够正确地回答所提出的问题或者能够完成作业。这种观点迫使教师片面地评价学生的脑力劳动和他们的能力: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它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长期这样实践导致的结果是:学生掌握知识变成毫无兴趣可言的事,知识不能够“活起来”,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已有的知识也不能做为掌握新知识的基石来使用,使得学生每过一年,他的学习就变得更为艰难。
所以,作为中小学教师,我们首先要思考一个问题: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能直接应用在将来的社会生存和工作技能中吗?很明显,答案是否定的。既然这些知识对于学生将来从事工作的专业技能没有任何作用,那孩子们为什么还要从中小学阶段的知识学起呢?他们学习这些知识的意义和目的究竟是什么呢?仔细思考之后,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让学生花大量时间死记硬背过的教材中的那些知识点不是最终目的。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应该和思维结合在一起成为“活生生”的能用的技能,更应该成为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手段或工具,成为高年级学习的知识背景。同时,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发展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应该成为高年级学习和终身成长的能力背景。
明确了这些目的后,我们应该实际地做些什么呢?
一、要让儿童知识的最重要的因素——词,成为儿童创作的工具之一。
或许我们经常见到教室里有这样的场景:学生能准确流利地背诵和默写出很多好词美句,但这些词是只是躺在他大脑里的冰冷的符号,他对这些词是没有感知的,冷漠的,无动于衷的态度,他不会用它们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更不会让这些词像小鸟一样在自己周围的现实世界里飞翔。他们对教材,对教师语言抱着冷漠的态度,怎么也不能打动他,点燃不起他眼睛里的渴求知识的火花。
这一切缘于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占据首位的,不应当是背诵,而是借助词来进行思考,进行生动的创作,认识客体、事物、现象和周围世界,并且认识和深入思考这些极细微差别。
譬如,在孩子们刚接触这些新鲜的词时,应该像莎莉文小姐教海伦凯勒一样,最好能把他们领到广阔的大自然中,让他们亲自感受这些词所赋予的活生生的精彩世界,通过教师巧妙而智慧的语言来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在认识世界中进行知识储存,让这些词与各种感官和情感联结起来,并产生许多与周围自然界、关于自然美的令人惊异的精细而鲜明的思想。与此同时,教师向他们传递的词和思想在他们的意识里发生了转换,这些词和思想就会成为儿童创作和情感流露的推动力和源泉,成为他们表达思想和创作的灵动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习思考,得到一种无可比拟的思维的欢乐感,从认识中得到了享受。
二、教师应该改变检查作业和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
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和大量时间被毫无意义的浪费掉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背诵那些不需要背诵的东西。另一方面——对于用来掌握那些必须牢牢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的时间,也没有加以正确的利用。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竭力避免让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再现教师所讲过的东西和他们在教科书里所读过的东西。准确来说,检查学生的知识,并不是要求机械的重复学过的知识,而是对事实进行更深入的分析,揭示各种现象之间的新的因果联系。在背诵那些不需要背诵的东西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不以识记为目的的阅读,并竭力做到尽量深刻地理解教材。学生对教材理解的越深刻,识记的情况就越好。这种在理解基础上识记的知识也能很好在新知识的学习中进行迁移运用。同时,这个深入理解,钻研教材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在背诵必须牢牢保持在记忆里的知识这一方面,教师不应该在讲述完这个规则,简单举几个事例后就想急于求成地让学生背诵,然后在背诵过关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加以应用和巩固。而应该引导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识记,并让学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应用中去加深记忆,达到熟记并运用自如的程度。这样记忆的知识不再是死的“行装”,它们始终处在运动和发展之中。
三、减少学生写作业时间,保证充足的自由支配时间用在多方面的智力活动上。
教师应该减少布置死记硬背知识点的作业和让学生机械重复书写多次用来加深记忆的作业。高中生完成作业时间应控制在2小时内,至多3小时,初中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应控制在1~1.5小时以内,小学生则要更少。要让知识“活”起来,就要避免学生成为死啃教材的记忆机器。学生的成长需要自由的时间,就和植物的生长需要自由的空气一样。给儿童提供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让他们爱干啥干啥或者放任自流、无所事事,而是要让他们做一些让他们入迷的,能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不破坏童年的情趣的事情。也就是要用在多方面的智力生活上。
多方面的智力活动最主要是根据学生爱好、出于求知愿望的大量课外阅读。我们经常看到某些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的学生,往往他的教科书也读不好。而那些课外书籍阅读多的学生,他们不仅正课学得好,还会用剩余时间去满足他在其他方面(创造性的智力活动、锻炼身体、参加劳动、审美劳动)的兴趣。课外阅读量要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加。初中生所阅读的东西,比要求他记住的东西多两倍。高中生所阅读的东西,则应当比要求保持在记忆里的东西多4—5倍。
减轻学生负担,保证智力生活的丰富性,还要重视学校的选修课。学生在选修课上根据自己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假期旅行,探访古迹,参加实践劳动,参与社会活动,观看有意义的经典影片,到贫困地区实地体验生活等等。
四、教师要运用智慧和高明的教学技巧让课堂“活”起来。
一节生动高效的“活”的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整节课思维处在不断运动的兴奋之中的课堂;应该是学生不断产生疑问,并能尝试运用已经积累的知识解决疑问并不断获取新知的课堂;应该是引导学生接近地思考问题,不断地揭开谜底,发现真理,发现因果联系及其他各种联系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眼中闪现着智慧的光芒,用自己手中的钥匙打开知识宝库的激动不已的课堂;应该是能够引起学生良好情绪感觉(从学习中得到的满足感、从掌握新知识的紧张劳动中得到的健康的疲劳感)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是教师在广泛阅读大量书籍的基础上,在强大知识背景的支撑下,运用一些巧妙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才能生成的课堂。在备课时,要在各个知识中找到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然后以这些“交集点”为突破口,让学生进行思考并产生疑问,疑问本身就是一种激发求知欲愿望的刺激物。这时,教师就要有艺术性地引导学生一边感知教材一边探寻问题的答案,指导学生从已获得的知识的全部储备里,挑选出回答这个问题所必需的知识。这种挑选、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答不懂的、不清楚的东西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变成有意识的被思考和被理解的东西,这样的知识才是“活”的知识。在这个充满智慧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不是对所有知识事无巨细的满堂灌,而是有目标有意识地做出判断和取舍。哪些东西是要讲透彻的,而哪些东西是要有所保留而不必说尽的。这没说尽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思维设置的诱饵,让学生始终保持探求真理的欲望。
需要补充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一种危险:学生只看见每一颗单独的树,而看不见整个森林。我们不能把知识点做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让学生识记,而应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从宏观的知识体系中去把握它的脉络,思考它的意义、实质和作用。只有当一个人看见森林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时,他才能对每一颗树形成较完整的表象。这和没有看见河,就不会懂得一滴水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