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所有的成果都和我们之前的选择密切相关,我们的另一半、事业、生活品质等等,都是选择的呈现,书里提到的一个例子:“剩男”和“剩女”是怎么剩下的?他们的选项大多是:
长相不能太丑吧?
个子不能太矮吧?
人不能太无趣吧?
收入不能太低吧?
学历不能太差吧?
看似没有要求,实质要符合每一个选项,真的挺难找到合适的,所以选着选着自己就“剩”下了,为什么有些人没有“剩”下,原因就是他们在这方面的思考模式简单、直接:对方只要能满足最重要的一条就够了。我发现对于这一点我还是比较明智的,就是只看了对方的一个点(品质),其它的全部可以忽略不计,然后就果断的做了选择,这就是价值观决定命运(或者是价值观决定生活质量)。
价值观的概念:思考“什么更重要”和“什么最重要”,然后盯住重要的,而不是那些不重要的--就这么简单。
人生中到底什么最重要呢?
答案是:选择最重要,人这一辈子需要拼了命去选择的机会:上大学选择什么专业(可悲的是我大学没有读)?毕业了选择什么工作?到时候选择和谁结婚?创业的时候选择什么“赛道”?有闲钱了选择什么项目投资?无非就这几件大事,所以就需要把大智慧用到这些大事上,难道不是吗?
剖析一下自己的经历:因为安全感、自信不足,上学时期没有用功读书,导致中考时分数较差,当时摆在我面前的选择是读中专还是要继续复读?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哪有什么智慧去做这样的选择和决定,只是觉得自己更倾向于哪个喜欢哪个就选择哪个吧,所以选择了读中专,做了什么样的选择,就会与之相匹配的层次环境、人事物的出现,所以有些时候不是我们的世界狭小,而是我们的选择会限制我们的眼界,走进了幼教圈,同一类别的知识、文化、水平,就这样在这个圈子里呆上几年,慢慢觉得自己挺有能力的(自以为是),实质相比外界真正有能力的人,我们知道的连九牛一毛都不如,后期选择进入培训公司,好像也是自己的误打误撞,认识了各行各业的有能量的大咖,发现真正内在有力量、知识渊博的人都是很低调的,然后开始放低姿态一点一滴的成长学习,最后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再去选择创业,选择团队成员,有了孩子是否把她生下来,这都是自己的选择,这一圈走下来,对于选择方面变得越来越清晰,不像之前那么盲目了,而这一切我们自己的选择全部都依附于我们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做出的选择就会不同,深信不疑。
锻炼自己的价值观就等于提高选择的质量,做出选择的更深层方法论是什么呢?(添加必要的条件),在我们做选择时,每添加一个必要的条件,选项就会大幅度减少,如果有没必要的条件掺杂进来,就会提前使自己“全无选择,这就是绝大多数人最终放弃深入思考的根本原因”,选择最必要的条件,并严格依据最必要的条件进行筛选,这样的话,胜算的可能性才会更大,这和我们找另一半、做事业等都是相通的哦。
但绝大多数人在重大选择上毫无能力,这一点我必须承认,我在做一些事的时候就完全忽略掉筛选必要条件和用条件严格筛选这两点上,做事全凭一腔热血,容易冲动,继而反之一些更糟糕的情况出现,缺乏真正有意义的思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有时候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毁掉自己的一生,看看我们的生活中血淋淋的事实:因为找错另一半而不幸福的、因为投资失败而倾家荡产的、因为创业选错项目而倒闭的,比比皆是,最后怨天尤人,感慨命运不公,其实,我们忘记了一个事实:这所有一切的呈现不都是自己的选择吗?和别人没有半毛钱关系,可是很多人不去反思,而是选择受害和痛苦,结果是类似的事件不断重复上演……
在对待重大选择的态度越来越严肃、越来越认真之后,怨天尤人的念头就被根除了,我们今天之所以过成自己不满意的结果,全都是我们自己的每一个选择导致的,所以对于每一个选择我们都要“慎重”,所谓“知易行难”,行难,真的很难……
虽是这样,我们还是有权改变自己的命运,就看接下来我们如何选择?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所有的能力都是可以通过培养和锻炼提升的,就看我们愿不愿意选择改变?那我们到底要如何锻炼自己的选择能力呢?把老师的建议分享给大家:
1.面对任何选择,哪怕是很小的事情,当然,要从小事练起,都可以拿出纸和笔,罗列筛选条件。
2.为每个条件的重要性打分(可以是1-5分),然后将它们重新排序。
3.考虑每个条件的必要性,打分只有1-0(要么有必要,要么没必要)。30分钟之内,结果就会一目了然,但,别急,还有下一步。
4.第二天再花30分钟重新考虑、打分,如果选择本身的重要性很高,那么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更多次。
勉励自己,认真对待每一个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