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意思是,人不要总是担心自己有没有位子做,而要担心自己有没有做这个位子的可能。
刚出来打工时,有个坏习惯,不管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评价,希望自己能够在别人心里有地位。
在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时,我会高兴很长一段时间,也总是翻来覆去想别人给予自己的评价。假如,做了事情,没有得到别人的评价,自己的心情就会无比失落。
这样的坏习惯,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读了孔子说的这句话:“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才明白,一个人要担心的不是自己有没有位子坐,而是自己有没有坐这个位子的可能。
比如在交朋友时,很多人都只想着别人能够真心的对待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自己对待别人没有真心,也不会去为对方付出,那么别人怎么可能把真心给予自己。
美国著名博士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用影响圈和关注圈来表示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关注圈是个很大的圈,表示你所关注的事情,比如“要是在能涨点工资就好了” “要是能买套大房子就好了” “如果赚钱在容易些就好了”。在这个大圈中,还有一个小圈,叫影响圈。代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
如果我们总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关注圈,自然就会感觉力不从心,感到焦虑和痛苦。正确的方法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影响圈,做好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让影响圈不断得扩大,一点点占据关注圈。
“不患无位”和“患所以立”两者所关注的内容是截然不同的。“不患无位”是属于典型的将精力放在关注圈—没有人了解我,有没有位子做;“患所以立”则是将精力放在影响圈—看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只能在有限的精力里把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如果人总是去把精力放在关注圈,去做许多超出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自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痛苦万分。
在努力拼搏时,我们可以有远大的理想,可以期望自己做出一番事业,但不要将精力过多得放在关注圈,不要总想着别人能不能够关注自己,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影响圈,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到极致,有什么闪光点能够做到极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孔子所说的“患所以立”,放弃关注圈,扩大影响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