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置身在名利场中的人,听到这句话会觉得太安慰了。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个坏习惯,那时候还没有bbs,我很在乎出名就经常去看海报栏,看到上面有我的名字,能高兴半天,觉得今天成功了,如果我的名字没有登上榜单,或者参加一个评比,却没有被选上,我就会无比失落,这时候最能够给我安慰的就是孔子的这句话。
孔子告诉我,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要担心自己没有位置坐,而要担心自己有没有做这个位置的才能?
比如在大学里,有人想当学生会主席,但如果能力不够,即使费尽心思当上了,也不见得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反而会因为该做的事情做不好,导致怨声载道,令大家讨厌,甚至被老师质疑。
在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整天都在换无畏,有人为了能够上位,想尽一切办法去专营送礼,请客吃饭,他没有想过得到位置才是痛苦的开始,德薄而为中就会陷入无边的痛苦,因为他根本没有能力担起这个位置,应该承担的责任会焦虑而惶恐,这就是患所以立。
如果一个人所担心的是自己,凭什么去做一个位置,这时所带来的就是进取和努力,真想当学生会主席,就努力向学生会主席的要求靠近,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领导,水平筹划和协调能力可以适当的组织一些活动,慢慢的训练自己的能为。
在斯蒂芬.柯维博士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作者用冥想圈和关注圈来表示,我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关注圈是个很大的圈,表示你所关注的事情,比如老板要是多给我发点工资就好了,我要是能一夜暴富就好了,如果行业形式更好一些就好了,在这个大圈中,有个小圈叫影响圈代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如果我们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关注圈,这样会感觉力不从心,感到焦虑和痛苦,正确的方法是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影响圈,做好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让影响圈不断的扩大,一点一点占据关注圈。
从这个角度来讲,不患无畏和患,所以立两者所关注的内容截然不同。不患无位,属于典型的将精力放在关注圈,没有人了解我,不给我位子,患所以立则是将精力放在影响圈,看我自己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不换没几只求为可知也为什么没有位置呢?是因为大家都不了解自己吗?很多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老板,看不见见自己的闪光点,不患莫己知,提醒我们的是不要担心别人,不知道你求为可知也告诉我们那腿思考自己的才能是否足以让别人关注。
也要问问自己,你的事让别人知道了,真的好吗?
有段时间流行的价值观是出名,要趁早,很多人年纪轻轻就一心想着出名,其实很多明星都会因为过早的成名而给自己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也可能会变得无比膨胀,盲目执行,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我们追求的状态是实至名归,有时候我们赞美别人,您真是实至名归,这句话说起来简单,但真的要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连孟子都说自己有不虞之誉,让他这么了不起的人物都认为有很多赞誉,是自己根本没有想到的,我还没有到那么好的程度,是别人夸张了。
我们常常会遇到有不虞之誉,有求全之毁的情况。张昭宇他人的无端指责面临求全之毁的情况时,也要多想想自己所获得的不虞之誉。
我们在社会上努力拼搏时,可以有远大的理想,可以期望自己做出一番事业,但不要这样过多的精力分散在对外界的关注上,不要总想着别人,知不知道自己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到底有什么能力坐这个位置?有什么闪光点,能够让别人知道。
我在前文也提到过了一个案例,曹丕得知曹操把位置传给他以后,喜不自胜,高兴的手舞足蹈,大臣提醒她坐上这个位意味着担子更重了,应该感到恐惧,担忧才是,怎么能手舞足蹈呢?
大臣的劝解与孔子的精神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