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现象的思考上,而要看到这个现象是怎么形成的,要回到原点。
所谓回到原点,其实就是回到生命本身,回到每一个具体的人,回到教育应该有的生命立场。教育应该有去成全人的幸福的可能性,这就是教育的原点。回到原点去思考,我们才可能有一种超越当下的流行语境、超越现实去理解教育的能力。
我们所期许的基于生命教育的教育变革是怎样的呢?希望我们把对教育思考的起点首先转向身体。我们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丰富的心灵,要有顽强的生命力,要有对自身生命的自信。
怎样实现这样的目标呢?第一,要遵从生命内在的需求。内在的需求可以看成是蒙台梭利所说的内在生命力,也可以看成是每一个人身上的、作为人的特殊性的、可以自动产生影响力的本质属性。有个说法很形象——一个鸡蛋,从里面打开是生命,从外面打开则是食物、是终结。也就是说,生命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外力作用的结果,而是生命本质性的各种因素所决定的。第二,要遵从生命自身的节律。怀特海把人类生命的第一个时期称为浪漫期,这一时期是从幼儿阶段到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去感知世界,去接触、去直觉、去尝试、去说、去听、去看、去动手,用整个生命去拥抱外部世界,这种生命体验会构成人一生的兴趣,会开启人自我发现、自我觉察的源头。夸大来说,如果没有充分的浪漫期,那么后面知识的学习——也就是生命的第二个阶段:精准期——很难有专注力和持久力。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以知识为背景,大大的限制了孩子的游戏,限制了孩子跟自然、跟他人、跟物之间的互动。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而言今天的孩子几乎没有例外地变得苍白、单一、麻木,很多人一生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一生处于对爱的无知跟麻木状态。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最后都有一种生命自身的回应方式。这种回应方式可能是同化,可能是顺应,可能是筛选,然后,教师所教的东西与孩子已有的经验开始发生化学变化。
对教育的变革,有些理念,不能做到的,但它本身很美好,我们只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心里面有个美好的愿景,这非常重要。第二,“想大问题,做小事情”,就是要思考一下大的背景,但又需要从具体的小问题着手。第三,“改变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开始”,不是与教育文化为敌,而是把这样的教育文化作为我生存的基本背景,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
成功总是更有吸引力,但有时候成功对人的伤害是更深的,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来理解什么叫保守,什么叫迟钝,什么叫低效,什么叫成就,这些词现在很可能已经变成所谓的好词了。教育的本性就是一种文化的保守主义。教育其实一直都找不到所谓的高效之路,如果能够找到,教育就简单多了。
去关注每一个学生生命成长和学业发展,教育中最难的恰恰在于每一个人,又在于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人,这是教育最大的挑战。今天课堂教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教师教学水平的低下,而是教师需要更专业地帮助学生,成全学生发展的意识与素养。一个学校是不是堪称伟大,其实就是看它对待那些最弱势的学生,最困难的学生,最边缘的学生,秉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关怀。这是学校是否伟大的最主要的依据所在,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是否伟大的依据所在。
生命化教育最为核心的地方,不是去解决课堂中的具体的教法,而是要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要活着?人生的意义在哪里?生命意味着什么?这样的思考,会帮助我们建立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更坚定的信念。是否有这样的信念,会影响我们对待课堂、对待生活和生活中的事情的态度。世界上很多美好的东西都是靠精神活下去的。
我们读文科的人,如果在年轻的时候没有受过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学著作影响的话,情感很容易会被扭曲,或者会被某种浅薄的力量所左右。我们为什么容易变得庸俗?我们的情感为什么这么浅薄?实际上跟缺失对伟大作品的体验有关系。
对知识的好奇与追求,也是生命的一种本能。人是渴望学习的动物,这句话说的没错。一个人思考的深度,其实也是跟其持续、深度地对某一个问题反复琢磨、反复折腾、反复勘察有关系的。保持学习与思考的状态,同时也把它看成是自己生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任务。
今天,我又有了另外一种思考:我觉得我余下的生命,重点已不在于知识的滋养与陶冶了,而我需要对生命本身有个更直接的面对。简单地说,就是知识帮我获得洞察力,但知识并不一定使我获得一种勇气。它并不是简单地就能从知识生长出来的。如果要唤醒生命更高的觉悟,就要去激发自己更重要的勇气。
有的人,怯懦成性,有的人,一直退缩。有的人,一直没办法把这些问题当做真正的问题,去反复思量,反复斟酌。当我们把所有的问题都放到自己的生命力,放到“我”上,放到具体的个人上时,我们该怎么面对?我们要不断地成为自己,最后才能成为一个更像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