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能让2017留下点什么的,也就是那些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和关于学习的故事了。可是,时间,似乎从来不喜欢孤独,它会带走z我的故事,渐行渐远,直到了无痕迹。所幸,时间它拖着的故事太多太长,还没走远,而我还有机会,再看看,再说说,再听听我的2017的那些故事。
遇见美好
“儿童不是缩小的成人,他们独属于另一个物种!”这是我今年在各种讲座、培训学习时听到被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慢慢地,我开始理解并赞同,甚至感受这个与众不同的物种带给我的美好。越来越发现,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愿意,就能遇见孩子们身上的美好,这些美好总能带给我很多的能量!
我经常都会抽空给孩子们讲些故事,我觉得讲故事比单纯讲道理有效得多。有一次在他们吵闹的时候,我讲了《多话的乌龟》这个故事,故事结束,吵闹结束,画面太美好。
有一次,我的语文作业就是回家画一画《你心中的月球是怎么样的》,孩子们乐翻天了,而我身体深处隐藏已久的童心被撞击了一下,童画太美好。
某一天我的社团课竟然是写诗,孩子们刚开始大喊太难了,谁知当堂就有写两首三首出来的孩子,童诗太美好。
当我决定今年开始让孩子们写周记时,就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即使问题远远多于美好,可我还是喜欢有些孩子在周记里跟我讲秘密,喜欢有些孩子在周记里边写边画,甚至喜欢有些孩子在周记里抱怨我,童言童语太美好!
我们合作吧
学期末,上午刚参加完调考,下午班上的8个孩子由两位家长带着,一起到凤凰影院去看电影。孩子们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才换来的一场电影。在我们班四人小组合作奖惩制度里,有一项是“小组分数累积到100分,每人可获得电影票一张。”这两个小组的分数已经远远超过100分,早在40分的时候,就有小组成员单独找我要兑换礼物,但我以这不是小组四人共同的意愿为理由拒绝了。幸好,最后四人之间通过商量,协调,并定下100分的目标。特别有意思的就是这两个组的小组长,他们每周都对本小组的分数盯得很紧,到了周末算分时,那密密麻麻的+1、-1,他们非得自己数过才放心。虽然八张电影票并不便宜,但是相比起他们的合作,他们的坚持,他们的为目标而努力,这又算什么呢!
因为有了上学期四人小组合作的经验,这学期做了不少的调整,最大的变动就是由原来每个月总结一次,评出得分最高的三个小组,变成现在的积分制度,没有时间限制,分数达到40、60、80、100即可兑换相应的礼物,同时分数消除,重新开始积分。这样就不会再出现好的小组每个月表彰,稍差的小组永远拿不到奖品。
做了才知道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做了才知道孩子们的合作是充满智慧的合作。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说起来真惭愧,我从小就没有养成爱阅读的习惯,但我深知阅读的重要性,所以我要鼓励学生鼓励我的孩子阅读,这样我也可以跟着他们一起恶补一段阅读时光。暑假时布置孩子们阅读两本书,我想,要求孩子们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必须做到。于是每天趁着娃睡觉的空档,啃了两本书。假期回来,跟孩子们交流读书心得,那种感觉也不错。
这个寒假,我们约定,一起再看完两本书。孩子们也许会觉得我是他们的榜样,其实他们更是我的榜样,他们给予了我阅读的动力!这个动力太重要,因为我的言行举止也影响着孩子们,也许我也是他们爱上阅读的其中一种动力。
我的宝宝,从月子里开始,我跟她爸就给她看认知卡片,五个月开始给她读绘本。每天下班回到家就是我们亲子阅读的时间,读完一本又一本,或者一个故事讲完一次又一次。我们一岁以后几乎不用强迫她去阅读,反倒是她会主动拿着书跟我们说“爸爸妈妈,给宝宝读书。”即使是新买的玩具很吸引她,但看到爸爸又提回来一袋新书,一定是奔着书去的。真好,这一年陪着她,我也读到了好多绘本和童书,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书籍,带给我很多的启发。希望这样的好习惯可以伴随她一生。
第一次上台
作为老师,经常鼓励学生上台去展示自己,其实,我自己,从来也害怕上台。第一次上台,就是在能容纳200多人的报告厅,虽然当时只坐了50多位同事,虽然做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是紧张到声音都发抖。就是这样的,万事开头难,大概几分钟后,紧张自动消除。而我觉得更应该记住的不是这些,而是同事们对我的第一次给予的真诚的肯定和鼓励。满足,还有点小骄傲!深呼一口气,原来,上台的感觉是这样的!
不一样的家长会
家长会又要来了,真是烦恼,不知道该怎么说,因为,其实要说的话经常说,家长们都听腻了吧。课堂上我正给孩子们讲故事,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不给家长也讲讲故事呢。于是在这次的家长会上我只讲了五个故事《失败有奖》、《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杰瑞的冷静太空》、《妈妈,给我读书吧》以及《珍惜身边的资源》。这几个故事里有我所有想跟家长说的话,只是我没有明说,但我知道家长们都听懂了我的言外之意。
我有悄悄地观察家长们,故事的魅力可真大,他们都听得很认真,甚至有几个家长被带进故事的情绪里去了,偷偷地在抹眼泪。
好习惯21天养成计划
我实在拿某学生没办法了,爱说话的一张嘴巴简直停不下来,见过家长了,写过检讨了,好话歹话都说尽了!最后我决定使用“好习惯21天养成计划”,给他列了个表,让他每天上午和下午放学时间到办公室来汇报自己讲话的情况,一开始,他是“报喜不报忧”啊,幸好我早有准备,几个小眼线偷偷爆料,他讲话情况依然严重。我只好让他每节课后来打卡,只要打勾的地方比前一天多,就给他奖励。21天结束了,他竟真养成了分场合说话的好习惯,当然啦,我想他肯定是厌倦了这麻烦的打卡,才会有这么好的效果!希望他能坚持这个好习惯。后来,这个计划也让全班同学在家里使用过,只是结果如何没有去深究。但我相信,认认真真去坚持21天,一个好习惯是可以养成的!
一次感恩课
这不是班会课,也不是什么特殊的感恩教育课,仅仅是一堂语文课,上的是口语交际六《向你想要感谢的人说几句话》。在孩子们发言前,我播放了一首轻音乐,让他们先静静地想想自己要感谢的人和事。音乐结束,一个个小手举起来了,大家说得都很真诚很让人感动,所以听的同学特别认真。突然,我看到角落里某学生也举起了手,他竟然也要发言?还是上台的?平时可是能不发言就不发言的啊。他拿着话筒,开口第一句就是“我很想感谢我的妈妈,因为我觉得她很爱很爱我,我那次受伤,她陪我住院……”然后他再也说不下去了,哭得稀里哗啦。我也开始飙泪,全班同学也哭成一片。这不是我预设的效果,但我想我能明白他。一个让家长和老师都操碎心的孩子,他比谁都知道妈妈有多爱他,只是那颗贪玩的心总控制不住。不过,没关系,因为我又对他有新的认识了。那节课后,也陆续收到孩子们给的意外惊喜!一堂难忘的感恩课,后来也写在了不少孩子的作文上。
一次意外的惊喜
很多事情都需要去尝试,不然你怎么就知道不行呢。家长会前,我在犹豫要不要让一个学生去发言,他这学期的进步非常大,如果能分享经验那就太好了。可是,平时他是个很内向的孩子呀,不要说举手发言,就是课后单独谈话都是声音很小很小的,再说了,他的作文基础很弱,这发言稿怎么办?几乎是要放弃的,那天正好在办公室看到他,我心里捣鼓着还是问问他的意见吧。我说了我的想法以后,他立马答应了。我真的没想到,他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我了。我又把要求告诉了他,他说不会写发言稿,我先跟他聊了聊他近期的进步,引导他自己总结进步的原因。他都能说出来,真是太好了。我把发言思路告诉了他,让他先回去写个草稿,然后我帮他修改。意外的是中午他就把草稿写出来了,满满一张A4纸。我很认真地看了,没有生动的句子,没有优美的词语,但是语句还算通顺,段落分明,意思表达清楚。我问有没有人指导他写,他说没有,自己写的。太惊喜了,你们都没法想象他平时就是作文困难户啊!发言那天,即使在我办公室练了好多次,他在上台前一刻,还说好紧张,我给了他一个拥抱鼓励他。看着台上的他,手一直在抖,偶尔也会停下来,但最后依然坚持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雷鸣般的掌声。之后他在周记里感谢我给他这个机会,说对自己更有信心,越来越喜欢学习了。这件事写得比较详细,因为确实给了我很多的意外和惊喜。多尝试,多引导,多鼓励,也许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一种平衡
我朋友曾经这样说我“你现在只有一种状态了,就是带娃。在学校带娃,在家里还是带娃。”想想还真有道理,但我现在已经找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点,不再像产假后刚回来的那个学期,手忙脚乱。工作很忙,又很想多点时间陪宝宝,但该属于我的工作,再多也得完成。关键是时间怎么分配,为了尽量在五点半以前能下班,我还像以前一样,上下班坐地铁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看固定的几个微信号、跟家长聊天、思考班级的一些事务(备忘录这时能帮大忙),很多孩子的评语也是在地铁里一个字一个字码在备忘录上的。回到家,手机放一边,我会全身心地陪伴宝宝,在她睡着之前,很多时候,我都会处于失联状态(紧急事情只能打电话)。有时,陪睡着了,我还得起来干活,试过在厨房录音录到一点多,试过大冬天被老公从被窝里拉起来改试卷。这就是我慢慢才找到的平衡,更多的应该是心态平衡吧。能陪伴孩子的时候全身心地投入,该工作的时候也要全力以赴。
我的遗憾
这学期开学初,说要跟孩子们一起在教室里建一个情绪管理区,也就是我们都很喜欢的绘本《杰瑞的冷静太空》带给我的启示,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有个地方让他自己先去用积极的方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可惜,因为场地和其他一些因素,最终没实现。我知道孩子们挺失望的,他们挺羡慕杰瑞的。也怪我,考虑得不够周到,是遗憾也是自责吧!
故事还有很多,只能记录感触最深的几个。我的2017,是在我的生日那一天结束的。迈开脚步,直奔2018,这是新的开始,又是旧的延续!故事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