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时间?
时间是事物运动周期的一种参照。
日晷,钟摆,铯原子,都是一种运动周期的度量,区别仅在于精确度越来越高。
但是事物运动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之所以要参照这种运动周期,是因为人类自身也在不断衰减,需要通过外部事物运动周期的对照,来判断人类生命的周期。这样我们就由客观时间转到了主观时间。
主观时间的任意性实在太大了,必须借助外部事物的运动周期来做参照。然而这并不是说主观时间就一无是处。恰巧相反,在文学艺术领域,主观时间的任意性成为艺术的一个永恒母题。否则,类似穿越小说就根本不可能。
那么我们如何理解空间?
事物总是在运动之中,而运动似乎预设了空间,因此问题在于如何理解运动。当然,如果你认为一切事物总是处于静止之中,否认运动的前提,那就是另外一条逻辑分支。
作为一种有限存在者,人类的感官观察外部事物都依赖于光波,因此光波运动所及,成为人类观察事物的一种界限。有没有超越于光速之上的存在?这取决于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的突破。
光波的运动界定了我们人类感知空间的可能性。不管是绝对平直空间,还是多维立体空间,甚至有限封闭的宇宙模型,都受限于光波的运动。简言之,事物(光波)的运动,限定了我们对空间的感知。
就如时间经常被形象地理解为某一条长河一样,可是并不存在某一条时间长河,万事万物在其中穿流而过,也没有某一个事物称之为空间,然后其他事物在其中运动,这样理解的空间概念是一个主观性的臆造。
万事万物总处在运动之中,而事物的运动似乎预设了某种处所。你如何理解事物运动,决定了你如何理解这种处所(空间)。
所以,就如时间是一种参照体系一样,空间也是一种参照体系。只不过前者的参照是事物运动的周期,后者却是一种逻辑参照,即由于事物的运动而必须预设运动的处所。
于是一切又回到了运动,时间不过是事物运动的周期参照,空间是事物运动的逻辑参照。可是如果不承认运动的话,上述所有推理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