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孩子的眼泪:王纪琼院长三招化“物是人非”为成长契机

直播间里传来压抑的抽泣声,一个16岁的女生哽咽着向王纪琼院长诉说心结:“今年来夏令营,得知喜欢的助教老师离开了……物是人非,特别难过。”前两次没学会珍惜与好好告别,如今只剩追忆的惘然,中考后满怀期待重聚的喜悦被失落击得粉碎。她反复强调“此情可待成追忆”,泪水里不仅有对助教的不舍,更裹挟爷爷离世时未能及时感知的哀伤——两次生命的告别课,她都迟到了。

王院长没有急于劝慰,而是稳稳接住了孩子无处安放的悲伤。他引导孩子看到成长的时机:珍惜当下、学会道别、及时感谢、想到就做、主动求助——原来遗憾深处埋藏着成长的契机。当孩子坦言心中难受从10分降至5分,王院长亮出第二个秘笈:象征意义。他拿起一枚古朴的信纸:“此物承载着老大哥情谊。若思念难寄,不妨给自己买份‘想送她的礼物’,赋予它象征意义。”孩子心头的难过再次散去三分。

最后,王院长点透了一个成年人世界的真相:未来几十年,真诚未必不被辜负,付出未必总有回响。孩子脱口而出:“先调节自己,不行就寻求帮助!”——这正是王院长最欣慰的答案。当孩子从10分痛楚降到两分,王院长说:“人生本难圆满,留两分遗憾何妨?”

我们一起来听听院长的精彩指导吧。


孩子哭着说:院长好,咱们的太公智慧营我来了三次。22年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很喜欢的助教老师,她是个大学生。23年又来了一次,那次她没有跟我在一组,但是那个时候还能见到她。24年,我中考就没有来。今年来得知她辞职当老师了,今年来就睹物思人,觉得物是人非,特别难过,

王纪琼院长:就是说这次你来,没有见到之前的助教,你感觉很伤心?

孩子:对,我特别难过。前两次来的时候,我没有好好学会珍惜身边对我好的那些人,我也没有跟他们好好道别。直到这次来夏令营的时候,我学会了好好的去体验夏令营的生活,想去好好的跟他们道别,却再也见不着了,我特别的后悔。

院长:你有啥感受?

孩子继续哭道:就是感觉此情可待成追忆,也只是已惘然。对她的那种感情、感谢、喜欢,还有她对我的照顾,就是到现在才开始追忆,我很怀念。

孩子:嗯。

院长:你今年多大了。

孩子:16岁

院长:16年来同样的这种遗憾和感觉——很伤心,以前有没有发生过?

孩子:有。

院长:在什么时间?

孩子:在4年之前,我爷爷去世。

院长:你能给我讲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吗?

孩子:当时我爷爷生病去世,特别的突然。举行葬礼的时候,我的父母家人哭得特别惨,我当时都没有感觉。我爷爷去世一年我逐渐才发觉,我爷爷已经离开了这个事实,我才觉察到说他离开了我。

院长:那你能不能再举一个这16来类似的同学或者其他人的例子?

孩子:好像没有了。

院长:那等于说一个是爷爷的去世,也让你有这种感受。这一次呢,又发生有一个很好的助教,你来了,她离职了去教学,你也是很伤心,16年来只发生过这两件事儿,对吧?

孩子:对。

院长:那你有没有想过这两件事儿除了带给你很伤心、哭泣、流泪、不开心之外,给你带来的正向价值、正向意义有哪些?你能不能给院长分享几个。

孩子:可以,第一个就是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可能下一次,就是不要觉得说以后还有机会能够再去见面,因为以后可能真的没有机会了。

院长:好,第二个?

孩子:第二个就是要学会好好道别。

院长:好,第三?

孩子:及时的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院长:及时表达感谢,还有吗?

孩子:如果有想做的事情,或者是有想念的人,及时去做这件事情。

院长:咱说了四条,咱说五条吧,最后一条是啥?

孩子:院长,我不知道了。

院长:最后一条,院长告诉你,叫及时求助的意识和能力,比如你现在是不是正在向我求助?

孩子:是。

院长:那如果你不向院长求助,身边的人又没有给到你很好的支持,那你可能性是不是很大的就会非常难受不舒服,我说的对不对?

孩子:对。

院长:那你向院长及时的求助了,咱俩聊聊天,你表达一下你的情感,你倾诉一下,咱总结总结,是不是心里边会舒服一点点?

孩子:是的。

院长:所以啊,我们太公智慧的所有孩子们,你们必须具备一个能力,那就是求助意识和求助能力。院长都是这样的人,我有啥难事儿,我都可喜欢求助,找周围的老大哥老大姐帮助我,我就会更加轻松。比如说,我在延安开笃行班,我就拜托我的一个老大哥马总,人家安排得超级好,我就没咋操心,这就是求助意识。

咱总结一下,我想让你记三个方面。第一,任何事情都要尽可能找到正向意义,找到正向意义这个事儿对我们就是有好处的事儿。正向意义不光是孩子们你们要具备这种能力,就是大人们也得具备这种能力,因为人生在世,十之八九都是不容易的。

你得找到正向意义,人生才能持续不断的向前进。孩子,你非常棒,你找到了四项,院长又帮助你找到了一项,对不对?第一,珍惜身边的人,第二,好好告别,第三,及时表达感谢。第四项,做该做的事儿,而且要及时的去做,这就是你从这个事件当中找到的正向意义。你告诉院长,现在如果说你在跟我连线之前心里的难受不舒服的程度是10分,10分是最难受的,你刚才哭,是吧?跟院长聊聊,现在剩几分了?

孩子:五分。

院长:好,这是第一个正向意义,第二,因为你16岁了嘛,你应该理解院长的这个词叫象征意义。什么叫象征意义呢?你能看见我拿的啥吗?我拿的天理国法人情这种纸,它是明朝的五品县衙,全中国保存得非常完整的。这是我们一块参观的时候,一个老大哥送给我的。这东西对我来说最大的象征意义是啥?代表着老大哥对我的感情,你能听明白吗?

孩子:能。

院长:如果你跟这个老师还有联系,是不是你可以买一个礼物寄给她?那如果她也是同道中人,她一定会给你寄个礼物还给你。这叫礼尚往来。那这个东西就变成了对你有象征意义了。咱们这一辈子要遇到好多人,遇到好多事儿,有人跟我们在一起,有人不跟我们在一起,分分合合嘛。《三国演义》都说了,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它就是这个道理。你16岁,那未来十年,26岁也会经历这样的事儿。

我们身边有很多有象征意义物品的存在,也能够让我们心里边会更舒服一些,我们要做一些事儿。如果联系不上怎么办呢?你就自己给自己买个礼物,就是你想送给她,但是不知道该怎么送给她,就送给自己,这也有象征意义。比如说历史上的伟人,你想给秦始皇送个礼物,能送吗?咱也找不着他在哪儿,那你就买一个,比如说你看我这个很精致的茶杯,我就觉得秦始皇厉害,但是我见不着他了,我自己买个茶杯就告诉自己这是我送给秦始皇的礼物。于是你自己用你自己的茶杯,它也具备象征意义,能够让我们心里边儿更舒服一些。因为我们为了这个事儿有行为的支持,有具体行为,这能听明白吗?

孩子:能。

院长:好,刚才咱们说了,你打电话连线之前是10分难受,我讲完第一条变成了5分,那你再给院长说说,现在变成几分了?

孩子:3分

院长:好,变成3分了。第三条我想告诉你的是,你今年16岁,20年之后36岁,如果碰见这样的一件事儿,我举个例子,我假设你对一个人可好,他的离开让你很伤感,但是后来发现这个家伙居然在背后说你的坏话,你会不会更伤心?

孩子:会

院长:更伤心怎么办?刚才第一个连线,我不知道你听了没,他就是好朋友在那说他坏话,他很伤心。那咱们从16岁到26,36,46,56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可能碰见人家压根儿就不珍惜你,你还拿人家感觉关系可好,应该有这种可能吧?

孩子:有。

院长:那你咋办呢?

孩子:那我先调节自己的内心,如果调节不了的话,就去寻求别人的帮助。

院长:咦——我的孩子,我给你点个大大的赞!我们先调整自己,调整不了咋办呢?寻求帮助。所以第三个词,院长特别想送给你,也送给直播间所有的同学们,就叫寻求帮助。寻求帮助,最起码咱俩聊这一会儿,你从10分的难受降到5分,又从5分的难受降到3分,那有没有可能从3分降到2分?有没有可能?

孩子:有可能。

院长:从2分降到1分有没有可能?

孩子:有

院长:从1分降到0分有没有可能?

孩子:有可能。

院长:一定有这个可能,于是这个事儿对你这个孩子来讲就变成了一件好事儿,变成对你人生来讲重大的事件。今后你将具备一种经验,再碰到一些分离,离别呀,不再见面的时候,你就多了一份内心的笃定和力量,你会变得很成熟,明白了吗?

孩子:明白

院长:现在觉察一下,现在从10分降到5分,5分降到3分,觉察一下现在有没有再降?

孩子:降到差不多2分儿。

院长:嘿嘿,那咱就珍惜最后的两分,不能再降了,明白吗?有的时候人生它就是不完美的。我们有两分咋了?总比五分强,总比十分强吧,是不是?你看,你通过跟院长的沟通,这一会儿从难受10分降低到两分,咱得知足,是不是?同时记住院长说的三个词,你能重复一遍吗?

孩子:第一个词是任何事情都需要找到正向的意义。第二个是象征意义,第三个是寻求帮助。

院长:对,正向意义,象征意义,寻求帮助,我们能勇敢的面对人生当中类似的问题就可以了。

孩子:好,谢谢院长,拜拜。

院长:拜拜。孩子从哭委屈到平静,还能有所心得体会,我特别高兴,连着连线直播好几天了,比较辛苦。一想到晚上能给孩子们连连线,我浑身都是力量。我做了我该做的事,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向院长这样尽职尽责为学员的这份心和行为学习,咱都要尽心尽力的做咱们最该做的事儿,你心里边会更加舒服。

    直播结束后,王院长虽疲惫却双眼发亮。这哪里是简单的情绪安抚,他用三把钥匙——正向意义、象征意义、求助能力——为孩子推开了直面人生的三扇智慧之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