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减少在厕所中偷纸巾这类事情的发生,在北京天坛公园的厕所里,出现了高级的人脸识别抽纸机。有人认为把如此高科技的智能机器,用在这种小地方实在是令人震惊,但是我认为这样做虽然一时有用,但是不会一直有用。
偷厕所的纸巾这个问题存在已久,利用现有的高科技,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有了这个人脸识别的这种机器,拿纸巾要扫脸,扫完一次后要九分钟以后才能拿第二次,一次取出的纸巾也是有限的。对于管理方来说,这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是好用的。但是这种机器只能阻止想偷纸巾的人在这个厕所的行为,却不能阻止他到另一个厕所行窃,除非那个厕所里也有同样的机器。试想一下,如果全中国的所有公共厕所都用了这种技术,那么上一次厕所的时间就会大大增加,麻烦了上厕所的人,而那些想偷纸巾的人也可能依旧想方设法的想占一点小便宜,所以我认为在厕所中装这种机器是治标不治本的。
事实上,产生这个问题主要原因是人们缺乏公德心,厕所的纸巾虽然不贵,但是一般都是很大一卷的,拿上一卷就可以用很久,比从超市买来要便宜的多,可以省下不少钱,所以有的人就被利益驱使了,做出了这种事情。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一直都有一个私的问题,说起私我们总会想到“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的俗语,就像《乡土中国》中说到的:私的毛病在中国比愚和病更加普遍,公家的东西,对于中国的人来说差不多就是大家都可以占用一点便宜的意思。厕所的纸巾,对于某些游客来说,那就是公家的,是景点免费提供,所以自己就可以耍耍小聪明,动动小手,就可以省下一笔小费用,积少成多后就是不少的钱。又例如两三家一起住的屋子,门前长了杂草,也不帮着理一理;一起用的公共厕所脏了,也没有人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公德心被自私心赶走了。
用机器能从本质上解决这种类似问题吗?显然不能。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应该从根本出发,我想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仅仅需要政府做能加强人们的公德心的相关工作,更是需要你、我、他每一个人都不去做这种事情。中国人的私,也许才会真正被改变,公德心,也才能一直真正住在我们的心里。
180543曾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