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模块的学习中,在陈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读了01上好一堂信息技术融合教学的课,34教案VS教学模式设计,36借镜一所成功学校的校本教学模式。对于校本课程的教学,我感触颇深,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立足校本教育,积极探索校本教育新途径,尤其是新课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进新课改向纵深发展的新的生长点,是创建学校特色的有效策略。
第一、建立健全制度,营造校本教研的氛围。我校以设计,实施、观察、反思的教研思路,确立每个学科的学科组长带头,然后教务部明确职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此外,我们还建立校本特色一系列配套制度,如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后反思、教研规划、行政听课等制度。
第二、专业引领,提升教研层次。专家参与校本教研是源头活水,所以教师需要专业引领,需要专业研究人员的帮助,建立一个多种力量介入的教研共同体,请进来就是请科教研的专家学者来讲解。学校还积极的心态加强与外交合作交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新的沟通,与名师专家对话。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多种方式,学校老师全方位的参与,从而,我们学校有多位老师获得了省市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称号,通过学校的扶植送出去培训,让他们带领本学科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搭建平台,倡导同伴互助,促进专业化发展。通过校本教研的创设,可以让老师有机会在活动中意识深受,培养自己的校本教研能力。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方法,但他必须突出一个“研”字,突出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反思探究,体现主动性,全面性,创新性,有效性,科学性等特征。
我深切的感受到,校本教研增强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加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引领学校向学习型,研究型组织迈进。我们学校在选修课的安排上就是最好的体现,让每位老师都教有所长,学生都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