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事件:高一的孩子回来看我,向我倾诉高中的烦恼,说不想当班长了,排名下降,可老师不答应。我就给他做了个案。
当他向我叙述了烦恼之后我问他
问:你最在乎的是什么?
答:价值、尊重、成就(说到尊重这个词,他情绪来了,眼泪不断流出来,我感受到他的压抑委屈和不满,我耐心等待其平静)
问:怎么才能被尊重,有成就,实现你的个人价值呢?
答:首先搞好学习,成绩说话。
问:怎样搞好学习呢?跟当班长有关系吗?
答:关键是自己时间没安排好,跟班长没关系,而且老师也不答应我辞去班长,我现在中午不回家不睡觉就在学校学习。发现状态很好,也不困。
问:太好了,你已经在总结方法了,发现问题就解决一半了,相信你会安排好的,那你还有什么顾虑吗?
答:担心考不好。
放下担心,行动就好。确定目标了吗?上什么学校?没有,不知道。那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不知道。这样你把最在乎的三个词组成一句话念一念看有什么感受?
我想成为一个有成就,被尊重,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我感到特别激动.
你找我的目的是什么?
答:倾诉,找老师倾诉,感觉特别压抑,班上一波人不好好学习,影响班风,说也不听还跟我较劲,特别不尊重我,眼泪再次留下来。
开导:一个人不能改变另一个人,每个人先做到对自己负责,你对自己负责就好了,作为班长尽到你的职责就好,一些孩子连老师都没办法何况是同学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生,这才构成了多样化的世界,做好你自己该做的就好。对那些孩子你作为班长还提醒提醒,注意说话方式,多发现他们的长处,他们会因为你的表扬认可和尊重改变的,那时候班级也会越来越好。
他想明白了,非常开心,对自己的将来充满希望。
这个个案用时半小时,孩子高高兴兴信心满满的走了。
2.我的感受:探索价值、理解和倾听、引导和赞美,树立信心很好用,适合孩子们,找到这些方法并实践很开心,很有成就感。颇为自豪。
3.对方的感受:压抑苦闷失落委屈憋闷释然开心。
4.我的期待:孩子放下包袱直面挫折,再次奋起。
5.对方的期待:揭开心头的疙瘩,从老师这里得到支持和帮助。
6.我的模式:正在向多问少说转换,边做边觉察、反思。
7.我的深层需求:有价值
8.做些什么满足: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到他人。
9.生命力: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