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阴天
(个人日记——吾日三省吾身。用文字记录生活,记录想法,记录成长。文责自负,原创首发。
从“我要”到“我可以”的转变——换位思考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我十八岁成年的那年秋天,我离开了家乡,走进了千里之外的大学校园,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才算开始探索独立生活的道路。此后一直到大学毕业,自己开始打工赚钱后,才算得上真正地经济独立。唯有经济独立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的生活。
大学期间,身边地同学朋友有一些共同的困扰。有些困扰就来自于父母无处不在的管控和叮嘱,周末不要出去玩,一个人在外地,出去玩不安全,危险;放了寒暑假赶紧回家,不要在外面晃荡等等,诸如此类。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父母都会有各种各样的叮嘱与安排,有的时候听或者不听都影响家庭和谐。
在一次演讲与辩论课的课堂上,我们就父母对自己过度的管控展开了辩论,子女究竟应不应该听父母的话?当然我们都知道,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分析,但是在当时的情景下,这个问题普遍的两个观点,作为子女的学生认为,父母都是管的太多,子女不应该听父母的话,要走自己的路,不用管别人的看法和想法,包括自己的父母。以老师为代表的父母的观点,“我生你养你,你吃我的和我的,再说了我管你也是为了你好,你还不知好歹。”
这堂课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其中有两个观点对我冲击很大。
作为子女,我们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父母的话究竟要不要听,我们自己要做好判断和分析。如果我们的父母属于社会上世俗意义中的成功人士,他们事大款,是高管,是那类我们想要成为的人,是我们的人生偶像,那么对于这样父母的建议我们必须慎重对待,大概率是要听从的,因为他们已经在世俗生活中验证过自己的判断力和眼界,而我们也想日后成为这样的人,所以我们得听他们得。如果我们地父母本身就生活在社会地底层,对现实生活一无所知,对未来和城市生活知之甚少,这种情况下你要是听了他们地话,无疑是给自己套上了一个落后当下现实生活几十年地枷锁,你还如何去奋斗自己明媚地明天。
那节课的老师是一位五十来岁的女教授,她的孩子跟我们年纪相仿,估计也是有感而发。
作为父母,她们会说:“你们扪心自问,你们都断奶了没有?你们不能一边花着父母给你们的生活费,一边大谈独立自由;张口就说欧美的父母多么开明,孩子成年后就走出家门,不在对孩子约束了。那你们知不知道,欧美法律规定,孩子成年后父母就不再对其有养育的义务和责任了,孩子要上大学,学费和生活费都需要自己去解决,你有本事了你自己拿奖学金作为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你没本事了拿你就去申请学费贷款,生活费你就自己去打工赚。而国内的大学生,那个不是父母给出学费和生活费,你不能既要中国父母给予的金钱支持,不要他们的呵护与约束,又要欧美父母那种毫不负责任地对你的生活和未来不闻不问。
是的,人不能只要权利,而不要责任与义务;如果只想要权利给自己带来的利益与好处,而不要与之而来的责任与义务,这就是自私自利的耍流氓,无论是子女对于父母,又或者父母对于子女。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流氓子女有,流氓父母也有。新闻上曝光多少父母,自己省吃俭用,送孩子去读书,有的都是卖房子将子女送出国,等到自己身无分文的时候,这时候国外的子女就如同发射到了外太空并且失联的卫星,任凭父母一遍遍呼唤,都没有任何的回应。这样的流氓父母也不是没有,年轻的时候要追寻自己的真爱,然后抛妻弃子又或者抛夫弃子,跟着姘头一走了之,老了以后被姘头一家扫地出门,这时候自己老无所养,无依无靠,想起自己曾经抛弃的孩子了,又回头上告法院,要求子女给自己养老送终。
这里我只将家庭和亲情中的责任,义务以及权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来都不仅仅是单纯的情感关系,还有利益关系,还有道德关系。曾经有一个亲戚跟我讲,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再怎么说,我都是你的亲戚,你不能这样对我,你就应该用我想要的方式来对待我。当时我忍住了没有讲,因为我觉得讲了也没用,对于自私的人而言,当有理的时候她会跟你讲理,当没理的时候他会跟你讲情,既没有理由也没有情感的时候,她就会胡搅蛮缠,死缠烂打。
事实上,和谐的家庭中,讲情,也讲理,更讲利。有理有利的亲情才会长远,才会长久。否则只会是塑料姐妹情,或许好看,但是经不住风雨。
大一的时候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的面试,当时负责面试的学姐问了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加入我们的社团?我当时的回答基本都是围绕着”我要“这个核心展开的,我要参加,参加后我要得到什么。最后学姐给了我致命一击,如果你只是考虑你要的,那么你有什么是我们要的呢?这个场景过去了好多年,但却一直清晰的留在我的脑海中。那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了需要换位思考。
小孩子才不管不顾,张嘴就是我要这个,我要那个,因为父母大概率会无条件的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社会运行的本质从来都是交换,常见的就是等价交换。所有的都建立在等价交换的契约之下的,我们勤勤恳恳的上班,不辞幸苦,那是因为月末会拿到工资,如果一旦停发工资,你看还有几个打工人会毫无怨言的继续去上班。大家都不是傻子,大家都在计较自己的付出能有多少收获。等价交换才是最公平和最长久的利益关系,也才是最稳固的关系。
最近又听到一些如同孩童般的话语,张口就喊“我要有钱的,还要长得帅的”,除此之外再无别的自我价值展示。
对于青年男女而言,想要什么都是正常的,也是正当的。理想总是丰满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理想的实现是要付出相应代价的,说白了也就是需要做一个等价交换。同理,“我想要帅的,还要有钱的”,那么我们不得不考虑“帅的和有钱的”他们的价值需求,他们觉得什么样的价值才与他们的帅和有钱等价交换,才不至于自己有损失。
想要的都是还没有拥有的,而之所以还没有拥有,只能说明我自己做不到。我的能力和实力与我的要求还不匹配,简而言之就是“我不配”。就如同孩子一样,为什么只能张着嘴喊“我要,我要”,正是因为“我不配,我自己无能没法满足自己的欲望”。孩童时代,这样的呼喊是有意义的,有父母满足我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要求,但是进入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这样光着嘴巴喊“我要”,不是傻子就是还没断奶的巨婴。
人性都是复杂的,大多数时候主动给予和主动索取给人的感觉截然相反。尤其是我们传统的含蓄文化下,我可以主动给,但是你就是不能主动要,主动要就是贪得无厌,就是吃相难看。对于贪得无厌而不自知的人,即便是能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也是要付出更多的,只不过生活从来都不是现时兑付,超额获得的,总有一天生活会让你为之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