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时,孩子左手写字,我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没有特意辅导,他学得很吃力,数学老师说他太笨了,经常上课打瞌睡,发呆,频繁请家长。每晚的作业更是煎熬,表现就像稻草人,什么也不懂。这是我们共同经历的最难熬的时期,自信被击垮,迷茫、没有方向、不懂得方法,河东狮吼那是常态。
很多父母都和我一样感慨,明知发火不对,却总也忍不住,脾气说来就来,情绪怪兽难以控制。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好。
王阳明说:“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做不好,只是认知有问题,并未真正认同和理解。
现在他仍然会冒出些同样的事,但妈妈我已经不再经常崩溃了。
前天晚上检查孩子的数学作业,年月日闰年平年的题,无论大小,全错,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发火,只是每道题都把原理讲通,并告诉他我自己解题题的技巧和简单方法。昨晚同样是平年闰年,他只因为粗心填错了一个填空。孩子自己很兴奋,还开始给别人讲这种题怎么做。
昨天我问小路,爸爸用英语怎么说“Dad”。“不错,还张口说”“Pig”。我们哈哈乐得不得了,还告诉了爸爸,让他也乐了半天。
瞧,我们的认知变化一点点,却不再轻易受情绪的影响,的确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
维尼老师说“认知变,情绪变,世界变。”
认知的改变是父母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
情绪的根源来自认知。当我们看待一件事情,比如孩子不打招呼,如果认为孩子的行为属于品质问题,道德层面,非常严重,自然会发火。如果我们认为孩子可能心里在想别的事情,或者此刻心情不好,或者这个人曾经令孩子不舒服,那么可能就会去探究问题的原因而非直接发脾气。
明白了这个道理,发现发脾气只是表象,根源在于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
佛说“我是一切的根源。”
此刻,大家有没有同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