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三大奇书的路上

回青岛不到一周,忙完必要的工作,今天一早坐高铁悄悄的回到上海。

这一周里,除了必要的工作外出,其他时间都窝在家里:听戏、喝茶、看书。

在上海没有这么大的房子让我独享。

点上香,泡上一壶茶,播放着的曲子荡漾在整个空间。

我思维的边界慢慢模糊,我应该是误闯到人世间的一刻种子。

不知道那一刻错听到“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随风飘落来到了人间。

我并没有读懂这句话,就飘落到了人间:人世间的情欲我淡漠,人情世故我也淡漠。

其实在青岛这七年里我学会了很多,也试着融入圈子和经营自己的圈子。

还是很难变得圆滑变通,这也是我离开的机缘吧。

我一直在路上。

高铁五个小时,我看了四个小时的书,读完了半本小说。

我平时很少读小说,读的书大多是子集、文集、传统文化文化的古籍。

有的书来来回回的翻,到目前为止,总算能从中看出个子午卯酉了。

比如三大奇书:天书:易经,人书:黄帝内经,地书:山海经。

《易经》,来来回回读了20几年,在2018去了一趟安阳文字博物馆,看到“刻辞卜甲”时的一刻,让我品尝到了易经智慧,之后再去专研,便能摸着路子前行了。

《黄帝内经》,读的最早的书是任应秋写的,看不懂,又想看,反反复复也没能读进去。

又买了南怀瑾的《小言黄帝内经与生命科学》,实话说这本书是我读过南师最“水”的一本述著,用水不贴切。

南师讲的太浅了,也许术业有专攻,浅也就有浅的道理吧。

不过,南师《我说参同契》对我后来读黄帝内经还是起了很大作用。

真正让我读懂黄帝内经的是倪海厦老师的书,他的书没有正式出版,目前网上到处都是贩卖者,这对倪师是不尊重的,但对传播是有好处。

倪海厦对唤醒民众意识里的中医种子提供了沃土。

感恩倪师!!!

《山海经》,不能说的秘密,我只是摸着石头在找路。

读山海经少不了易经来做“引子”,不懂易经读懂山海经是不可能的。

这里说的易经包含: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三易是有诸多不同的:

连山 自上而下 大道至简;

归藏 自下而上 大道至繁;

周易 用 连山 简化 归藏;

这个基础是引子。

山经 大禹制图 连山易

海外经 夏制图 连山易

大荒经 商制图 归藏易

海内经 周制图 周易

这是山海基础框架。

我还在读书的路上,“输出”的路很长……

我是牛缺,缺就是圆,圆就是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