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婚姻关系”悄然出现:那些躺在爱人怀里的人,依然孤独
“不够亲密,是中国夫妻最大的问题。”
——约翰·贝曼
人到中年,你的婚姻还幸福吗?
被问到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一下子愣住。
说不好吧,没有天天吵架,也没有闹着离婚,经济情况也尚可,按道理应该知足了;
可说好吧,却怎么都说不出口:
搭伙吃饭睡觉刷手机,连接吻和那件事都变成了例行公式;
晚上虽然睡在同一张床上,却各想各的事,说得最多的是“帮我给手机充个电”“你压我头发了”;
实在扛不住了,跟对方诉说自己的不开心,可他却冷眼看着,仿佛是发生在陌生人身上的事情……
明明是最亲密的爱人,却渐渐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没什么明显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两人却客气得像同事、像室友、像亲戚。
却唯独不像爱人。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现代婚姻家庭出现的一种新型婚姻模式:
假性亲密关系。
这是源于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指的是,两个人的关系表面看不出问题,甚至是亲密的;
却始终处于浅层的状态,缺乏真正的坦诚和接纳,也缺少对对方真心的付出。
用“形式亲密”逃避内心的靠近。
“谈什么都行,就是别谈心”。
形成假性亲密关系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先来看看出现最多的三类:
倦怠式假性亲密、创伤式假性亲密以及依赖-共生式假性亲密。
1
“我们只是在角色扮演”
前两天,网上看到一位妻子的帖子:
结婚五年,没有出轨,没有家暴,没有矛盾,但是我却想离婚了……
结婚前2年,她跟老公的关系还算正常,可刚过了第三年,婚姻就变得按部就班,毫无波澜。
在外人眼里,他们极其般配。
老公工作体面,工资按月上交,没有不良嗜好,下班按时回家;
妻子温柔顾家,孝顺长辈,把家里一切都照顾得很好。
可真正的情况,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下班回到家里,除了正常交谈,没有任何交流。
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想吵架都吵不起来。
“有的时候,我在外面受了委屈,气到一个人哭,也等不来他的安慰。”
“我知道,我俩早就达成了某种默契,各干各的,互不干扰。”
但她依旧对自己的婚姻有所期待,对面前的这个人有期待。
她不想活成婚姻里的工具人。
“那种感觉就如同,我在扮演一个妻子的角色,而他也不得不扮演好丈夫的角色。”
她安慰自己,可能这就是婚姻三年之痒,可能大多数婚姻过到最后都是如此:
表面夫妻,实则室友。
这就是“倦怠式假性亲密”。
婚姻退化到只剩下“契约功能”,完全失去了本该有的情绪和情感流动。
造成这种亲密假象的本质,是关系倦怠。
坦白说,这不是人为能控制的,甚至可以说是人性的弱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爱情的荷尔蒙的消减,人们对待感情的浓度,就会不可抗拒地一点点退却。
而在新的情感动力还没有出现之时,基于婚姻的“束缚”,处在关系中的两个人就会表现为“表面亲密”:
只践行搭伙的责任,却拒绝任何深层的沟通和共情。
婚姻变得“吹弹可破”。
2
因为怕被拒绝,我干脆把自己变成了刺猬
读者琪琪在后台和我们分享“跟老公的相处模式”。
堪称是冤家相遇。
每次她只要发现老公有问题,就会激发自己的攻击模式。
整整6年,以至于周围人早习以为常。
举个例子:
有一次,老公外出应酬,到家很晚了,还喝得醉醺醺的。
琪琪内心的怒火“蹭”地就被点燃了。
“看看现在几点了,你还知道回来,下次干脆别回来了。”
丈夫反驳道:“我工作压力有多大,你不知道吗,就只知道骂人。你看看你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
一来一往,吵了整整一晚。
可第二天,俩人又像没事人一样,各上各班。
别人总说他俩是“打是亲,骂是爱”,琪琪也试着这样说服自己,但每次争吵之后,内心的痛苦却总在折磨着她。
她很想改变,但总是控制不了自己。
琪琪咨询过心理咨询师,对方告诉她:
面对老公的喝酒和晚归,你可能本来想说“希望你能够早点回家,少喝一点酒,注意身体健康”。
但话一出口,却变成了攻击和指责。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琪琪聊起了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她的母亲也是这样对待父亲的,只要父亲有一点让她不满意,她立即破口大骂,骂完又哭诉自己的不幸。
从小耳濡目染的琪琪,某种程度上,复刻了父母的相处模式。
在原生家庭里,她没有获得多少父母的爱,长大后,就不知道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亲密关系。
咨询师告诉她:
“你可以试着向伴侣表达自己真实的诉求,而非用一种伤人的方式。”
琪琪也吐露了心底的想法:
“我担心真实的需求被人拒绝,所以才会用这样一种激烈的消极的方式。”
我们看到,在琪琪的亲密关系里,她一直用假设和防御,去压抑内心真实的需求。
这就是这段关系出现问题的底层原因。
也就是“创伤式假性亲密”。
“任何一个从压抑家庭氛围里挣扎着走出来的人,都会对亲密关系里的棘手问题异常敏感。
他们的表现为逃避亲密,情绪被长期压抑,性格焦虑且极度不自信。”
因为担心不能够被爱,所以干脆把自己包裹起来。
变成一只刺猬。
而当伴侣一次次试图触及对方的真心,却一次次被扎的时候,假性亲密就开始了。
其实,我们常常说,好的亲密关系是可以治愈原生家庭的伤。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伴侣,不妨试着卸下防备,袒露内心,允许他看到你的伤疤,也允许对方在你的伤口上药。
那些原本裂痕,终可以成为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3
我老公像付费购买的,
只有充钱才能表现得完美体贴
同事丽丽也分享过自己一段情感经历:
老公小她4岁,工作能力一般,动不动就呆在家里,不想上班。
丽丽觉得自己薪资比老公高,而且年纪也比老公大,照顾他无可厚非。
只要两人好好相爱,谁花谁的钱都无所谓,因此总是用姐姐的心态包容他:
恋爱时,男友交不起房租,她让对方住进自己家里;
后来,老公失业,她拿钱补贴对方;
等结婚了,老公不愿工作,彻底摆烂,肆无忌惮地要钱,她也总是满足。
到最后,他直接不装了。
只要一缺钱,就甜言蜜语地哄丽丽开心,让她满足自己要求。
可反过来,只要丽丽一次没有答应他,他就表现得异常愤怒。
丽丽调侃自己:
“我老公就跟付费购买的一样,只要往里面充钱,就能得到一个完美体贴的老公,只要停止付费,老公就开始出问题。”
在外人看来,这是典型的“女强男弱”,只要双方觉得没问题,那就一直过呗。
但丽丽却不这么认为。
“我们似乎只有利益关系,情感的联结少得可怜。”
在这段关系里,丽丽充当的是“供养者”,而老公则是“索取者”。
当索取的一方,对供养者的资源形成依赖;
而供养的一方,对索取者无底线纵容;
“依赖-共生式假性亲密”就形成了。
与前面两种模式不同,这种假性亲密,可以说是由双方共同完成的。
两个人既是凶手,又是同谋。
一方索取对方的资源,另一方依赖对方的情绪价值。
但一旦关系中的一方,对自我有了新的认知,想要深刻的情感渴求。
注定会感到痛苦。
4
“不够亲密,是中国夫妻最大的问题”
外表和谐,内心割裂。
真的令人绝望。
想要破除婚姻中的假性亲密,我们需要修炼几个课题。
第一个便是,了解;
看到自己过往的创伤,以及真正的需求;
也看到对方的柔软和脆弱,以及最不为人知的一面。
了解别人和被人了解,都要付出很多情绪劳动。
所以,我们才会选择性地逃避和掩饰,这样的确很轻松,也很安全。
可结果,就是会陷入孤独。
试着找对方聊聊天吧,聊聊你们彼此未曾参与的童年,聊聊对方的父母和家庭,聊聊在工作中最近遇到什么麻烦或是开心的事,聊聊那些不敢或者不甘心的事。
实在难以开口,可以一起约着做些对方喜欢做的事,或者从未尝试过的事。
开心或兴奋的时候,话总是会多一些。
只有足够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改变;
只有足够了解对方,才能对症下药。
第二个是,接纳;
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我们生来都带着瑕疵。
而我们要找的另一半,就是“即使看见你的瑕疵,也会觉得是闪光”。
当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被人接纳时,那便是安全感产生的来源。
否则,防御机制永远会存在。
或是逃避,或是攻击。
真正的爱意,是我见过你真正的样子,或许不完美,依然坚定地跟你站在一起。
第三个是,回应;
亲密关系,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两个人的共舞。
没有回应,即使一个人抱着巨大的热忱,最终也会累倒。
而好的亲密关系,则是在互相交手、你来我往的过程中,达到一种平衡。
所以,下次你的伴侣和你抱怨或炫耀时,甚至是表情和行动上的“反常”,一定记得,要给一些回应:
怎么,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是饿了么?一会儿去吃什么?
买新衣服了?真好看!
这样会逐渐产生良性循环,沟通越来越多,关系也就越来越亲密。
最后一点是,分享;
有人说,分享欲就是爱一个人的最好的体现。
当生活在日复一日中失去新意,分享就成为亲密关系中的巨大动力。
当一个人把自己喜怒哀乐分享给对方时,立即会启动对方的情绪泵。
这时,双方不是在互相隔绝,而是建立联结。
而高级的亲密,就是跟对方阅历、见解、认知的彼此交融,在不断碰撞中完成新的成长。
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层:
生理需求、安全感的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被尊重的需求,最高的级别是自我实现。
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需求,也是一样,在岁月中逐渐加深。
当需求未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正视自己和伴侣的问题,进而做出行动改变。
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
可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其实,每一次问题的出现,都代表一个需求没有被看见、被满足。
而一旦这些需求,被我们用沟通、行动去修复、去磨合、去满足。
关系就会更上一层楼。
爱从来不只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
它需要我们用言语和行动,去打理两个人的内心花园。
同时,爱也是一种能力,并非先天拥有,也需要后天习得。
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渐由“我和你”,成为“我们”。
尚和道~瑜伽+冥想+心理学+深度分享读书会身心成长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