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是数学科班出身,只是因为当时普通话没过关拿了一个数学教师资格证,所以对于教数学,内心还是很忐忑的。每一次上公开课都会担心出现知识性错误,所以现在每一次都更加谨慎。这次上公开课没有请人专门指导,但自己还是做了一些功课。只是这次还是没有打破传统课堂的形式,教学显得又些呆板,如果是在学习能力强的班级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于学习兴趣不高、迁移能力不够的孩子还是不太适合。
很多关心我的老师给我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也让我对接下来的教学方向更明确了。今后要结合孩子们社交能力弱的特点,加入社交技能的培养目标,针对逻辑思维差的特点让学生在做中学,针对迁移能力差的特点结合生活情景开展活动型教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过了一天,在隔壁办公室一个资历深厚的老教师见到我突然叫住我,说我昨天的课有知识性错误,我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一边内心想“完了,怎么又出丑了!”一边又纳闷,明明每一步都依据教材和教参,进行考证了的,并且昨天那么多普校的老师听课评课时怎么会都看不出知识性错误呢?她一边底气十足地说着我的错误,鉴于她的权威我谦虚地接受批评建议没有任何反驳。
回到办公室我马上打开教材验证,结果发现虚惊一场,原来我没有错。同时又考虑到是不是特校的教材和普校不一样,于是马上联系普校的数学老师求证,后来发现是一样的,这时又缓了一口气,没有知识性错误。
通过这件事我发现,我还是惧怕权威的,一旦有人指出我的错误我就丧失了思考和辩驳的能力,其实还是没有底气吧,不够自信,辩证思维能力不佳。以后尽量让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有据可查,做实、做足,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