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才与善知识聊过这个话题,
都活在这个社会,谁也不能独善其身,是工作生活结婚生子也好,出家披上袈裟,披上道袍也罢,都需要面对人人事事,也许自认为自己境界比较好,贪嗔痴色少,但是身边人有他的贪嗔痴色,他们的业也影响着我们,实质上也是我们自己的业,也是自己心动的缘故。
那么修的是什么呢?
不是善恶,不是忍辱,不是责任担当,不是家庭,不是子女,不是财富,不是权利与成就。
对普通人讲是智慧,当你经历完了自己的人生,临了你还剩下的东西,是厚重智慧的灵魂,还是贪嗔痴的不甘?
善知识说:“是平静心,当我的生命结束时,焚尸炉的烈焰融化我们身体的时候,我的心是平静的,是坦然的就可以了”
对于真正的修行人,是识得本心,照见五蕴皆空,能境随心转,逐渐智慧圆通,这个过程就是见到心念的起起灭灭,逐渐识得念想真假,逐渐的消除不合理得念想,平心得过程。
当然,很多看我文章的人,已经了悟这个道理了,至于能不能做到,这需要一个过程。而大多数人是想求得身体和精神强大的法门,在平静的离开之前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宝玉下山前,那一僧一道的告诫:“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不如不去的好。”
我也如同那宝玉,也听不进这话,就想去红尘中精彩一番,奈何力不胜行,辗转流浪之际。又比宝玉运气好,得遇修行法门,又不在官宦世家,六亲缘薄,无所牵绊,太平盛世任我畅游。
多年来喜欢研究哲学、心理、中医、命理、佛道经典,热爱生命科学,又有些慈悲心但不多,既不想见人辗转流浪,也不想自己被定上十字架,著《筑基明鉴》一本,与诸位缘薄,同趣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