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频繁日更,是因为3月12日开始后的十天时间内,要进行“清单式主题营”的输入输出,就没有时间进行自己复盘的内容学习了。
所以笔耕勤勉,为的是给以后减轻复盘压力。
先看看如题的这个问题,很多人下意识的会想到,应该是自己不断成长,自己的价值才能够提升,但是这个答案并不是正确答案。因为还有更为重要的因素决定。
今天是《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第34个概念的复盘内容:什么决定了你的价格。
有一个很好玩、很普遍,很少有人认真思考,但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是一不小心就忘记了“最重要的是什么”...
比如:很多音响发烧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是好好的欣赏音乐;比如游戏发烧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游戏本身,放松身体,陶冶情操。再比如手机发烧友,他们的最终目的并非是为了和这个世界建立强链接,反倒是他们全方位切断了与这个世界的真正联系。
所以,扪心自问一句:你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那么可以给出决定你价格的答案了:需求~!
有人可能会说了,难道不是成本吗?价格和成本难道不是直接的关系吗?
但是,你考虑问题永远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举个例子,你购买一个手机,是因为你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这个手机的制造成本有多少吧?在我购买手机之前,你的手机成本和我没有任何关系,我也不会去衡量我需要用多少钱去购买,取决于我购买的主要因素就是我的支付能力。特别是苹果手机用户,他们更不会在乎手机的成本,而是因为自己非常需要苹果的生态系统。再者,购买LV、香奈儿、爱马仕的人,他们会在乎成本吗?真实的原因是这类人非常需要奢侈品品牌来提升自己的个人品味和档次。
由此带来的情况是,很多人非常的绝望:
我那么努力,那么勤奋,可为什么这么惨?
正如黄品源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所唱的那样: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没有感动过。
真实原因是:这个世界不需要你。
那么如何让这个世界所需要呢?
做人,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人;
做事,就做真正有用的事情;
做产品,就做真正有用的产品。
这是一个朴素的道理,更深刻的理解:和这个世界有更强的联系。他们所身处的世界真的非常需要他们。
如果不能理解,还是会不由自主的去“不惜一切代价”的做事情。用成本去理解价格,只会南辕北辙,越是努力越是无用。
那么我们需要花时间好好琢磨了:
1、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2、我是那个能够满足他的需求的人吗?
3、如果我能,有没有可能成为必需?
4、如果我不能,我怎样才能?
5、有必要一定由我去满足这个需求吗?
这些问题是否大家都认真的思考过呢?如果认真的思考过,那么毫不夸张的说,夫妻关系能够减少大半的矛盾,婆媳关系能够得到良好的改善,亲子关系能够不再纠结,职场关系能够立刻清爽明了。为什么?因为你知道了对方的需求!如果能够满足对方的需求,实际上就是在关系中实现了你们之间所需要你实现的价值。
不要去抱怨这个世界。马克吐温说的好:
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文末再次回答李笑来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
一、“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却从来没有感动过”---是绝大多数人时不时遇到的委屈,你也有过吧?拿出笔和纸,仔细罗列一切你的委屈,不断的填补,然后逐一划掉---要最终你能认清那个因为你做了“不被需要的事情”。只要委屈少了,生活就幸福了,立竿见影。
现在“不被需要的事情”真的少了很多很多了。可能还是因为自己的阅历比较多了,不自觉的就会往正确的理论去靠拢把。不过我还是列举一下自己之前的一些问题:
001、2012年,我和前女友分手,分手前夕,我为她做了很多,驱车700公里去她家,甚至买花,送饭,但是这些都是“不被需要的事情”。她需要的是一份能够给她安全感以及能够有希望的男人。
002、我从2011年-2015年,在国企上班四年半,在离职的时候,丝毫没有觉得自己离开与否会对公司、部门、岗位造成丝毫的影响。主管仅仅是因为人力资源的问题象征性的挽留了一下我。可以这样说,我在国企的四年半几乎没有获得任何有实质性的成长。
003、从年轻的时候,大概20-25岁左右的时候,因为自己过于善良,总是会想方设法的去帮朋友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自己认为有必要做,但是并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和认可。这种事情往往结局和预想大相径庭,很多朋友甚至不买我的账,让我充满了挫败感。后来学习了心理学才知道,原来我触犯了朋友的边界。
其他的可能是我想不起来,最近真的很少了。我心里已经平和多了。
二、我的家庭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朋友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老板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同事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合伙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我的投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我身边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人最需要的是什么?
001、我的家庭需要我健康,乐观、上进。能够有一份比较可观的收入,能够给儿子父爱。
002、我的朋友最需要,我能够在人生道路上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建议,能够在我所擅长的领域内能够给他们一些指导性意见。
003、我的老板最需要,我能够将一个项目完完整整的完成,完善,并且能够验收。
004、我的同事最需要,我能够给出清晰的、细化的、有针对性的目标,然后去完成,而不是模糊而不明确的。需要我能够更加关心他们,体谅他们的难处,并需要我来协调。
三、他们最不需要的是什么?这一条现象多了,废话就少了,你信不信?
001、最不需要我的堕落,我的颓废,我的不健康,我对孩子缺乏爱,以及我失业。
002、最不需要我与他们花天酒地的结交狐朋狗友一样的交友方式。
003、最不需要的是我的不努力工作,无法得到甲方的认可,无法保证项目的正常运转,无法让整个项目按时验收;无法有效的管理好整个项目团队。
004、最不需要的是我的工作安排凌乱不堪,分工不均,奖罚不明,项目总体管理层面无法达到要求,项目团队内部出现裂痕。
四、了解一个人的方式其实很简单,看他怎么想。从他的结论倒推---他能得到这个结论的前提和原因是什么?一点一点推演,就一点一点的更为清楚。
很多人都不了解人性,总是在人性面前栽跟头。其实确实很简单,只抓重点要点,看他究竟要什么,他和你的相处的过程中,最需要你的是什么?然后逐步的去反推,最终会得到他的处世哲学和人品,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大家都很忙的,有时候直来直去,开门见山,更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和理解。
五、关于“换位思考”,过去你理解的太肤浅了把?重新审视自己的产品把--如果有的话--这个世界真的需要它么?很需要它吗?真的很大量的需要它吗?
我自己的产品就是我自己本身。
这个世界真的需要它吗?这个世界少了谁都可以转。关键在哪一个层面上,我的家庭离不开我,在家庭这个小世界里面,真的需要我。
在未来的职场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公司肯定非常需要我,在公司这个小层面,真的也需要我。
在社群平台中,并不是很多人需要我,我仅仅是通过社群来实现我自己的价值。
在社交朋友圈中,也并不是很多人需要我,我仅仅是通过朋友圈去了解更多的信息。
写到这里,我想再次拓展一下:你在读书营,你的价值是什么?如果你总是觉得你缴纳了入群的费用,等着运营团队和智囊团来服务你,那么你将会错失最大的进步机会。因为你将错失这个世界对你的需求,而你所错失的需求,将是你进步的最大阶梯。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一句名言金句: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要问你为这个国家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