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去市图书馆借书,因为总是感觉那里的书很陈旧,在一排排静默的书架间游走,总有种破败的感觉。事实上,仅去的几次,没有碰到过一次别人。
但还有一个事实,图书馆里的书品类真的全而丰富。显得陈旧的只是书架和屋内的陈设。估计这个图书馆是很多年的建筑和布局。
最近一次去借书,是在三个月前。记得在书架上看了很久,才只借了一本史铁生的《活着的事》。对史铁生这个很有名的作家,只闻其名,从未看过他的其它作品,有印象的就是他写的关于天坛的那段回忆往事,感觉写的很动人。
那段时间,婆婆正生病,家人反复带老人去医院。看着家人疲惫的身影,以及婆婆活得很辛苦的面容,我也在体会活着的事。因此看到这本书,就借了回来。
这一借,就再没有还回去。因为婆婆后来没多久就去世了。等忙完婆婆的后事去还书的时候,图书馆却封馆了,因为疫情又紧张起来的原因。
书借回来后,本想认真读,却没有读进去。这是一本文学·随笔,记录了作者的某些思想轨迹,以及他的人生思考。或许是年龄、人生阅历以及知识素养的关系,我尴尬地发现自己读不进去,那些字在眼前是跳跃的,无法读进心里。
不知道是否是心不静、心不定的原因,书被多次翻开,又多次无奈合上。既然暂时还不了,就先放着吧,我把书放在了床头,想着说不定哪天再翻开,就能看懂一页两页。幸好,图书馆借书是不收费的,没有费用的担心,这本书就心安理得地在床头边放到现在。
直到昨晚,因为想早点休息,就没有选择看小说,随手再次拿起来这本书,随意地翻着,看看哪些文字能吸引我。
于是,我看到了下面的这些内容。看到了史铁生对于墓地感受的一篇随笔。墓地对于我来说,是最近这段时间去得最多的地方,也会是最近三年还会去的地方。而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母亲离世后,我就离家越来越远。母亲的坟地我只去过几次,之后只是在心里做个遥寄。
来到生活的这个城市,朋友和亲戚很少,人情世故我就很少参加。直到婆婆去世,我才第一次随家人去了墓地。之前的每年,家人都会定期来这里祭拜公公,但从来没带过我。现在公公婆婆合葬在一起,我随着来一起祭奠,每次来都能看到家人脸上深深的思念和伤痛。
墓地于我就因此有了很多感触。每次站在墓前,我总是忍不住会环望周围一大片的墓茔,思绪万千。
史铁生说,墓地是历史的祭祀,是万灵万物和解的象征。在每年的清明,墓地上会无声地传诵先人的消息,传诵悠远、辽阔和纷繁的历史。往日千差万别的地位,曾经恩恩怨怨的那些灵魂,都退离了前台,退出了尘世的角色。
作者曾经蔑视墓地,以为无用,以为是愚昧的浪费。但最终他有了新的理解,他认为墓地是个历史的祭坛,是象征人类平等的形式。
生前是前台,前台常常让人灰心。而墓地这个后台,亦如此。墓地有辉煌也有简陋,而且跟死者生前的地位成正比。
作者举例伟人死后会塑一尊像或建一座殿堂,而凡人死了只留一把灰和一捧土。而这一把灰,居然也会被区别的对待。
或许是年龄的关系,母亲是在我20多岁时候去世的,看着母亲的遗容,我心里满是惊慌失措,不敢轻易动一动,心里充满了害怕和恐惧。但婆婆去世时候,我居然可以从容地为她擦身,细致地给她把满头白发一根根捋平,然后放进那个高高的枕头里。
婆婆被推进火化间,我在火化间外的电子屏幕上,看着婆婆被轻轻地推进去,推进那一团火,很长一段时间过后,我看着工人对婆婆的骨骸做了小心的清理,最后再被工人小心地装进骨灰盒,被家人带到自己家的墓地安葬。
在我看的过程中,身边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跟我讲述说,死者在里面被对待的方式是不同的,如果有特别交代,骨灰就会被认真地捡拾和清理,反之就会被粗糙简单处理。
我眼睁睁地看着另外一个死者被随意地放到推台上,衣服凌乱,肢体变了形,就那么散乱着被推进去。而之前我的婆婆,却不是这样的,她被很温柔地、好好地推进去。
在那一瞬间,感慨万千。为自己的镇定,为自己的冷静,为人性的区别对待。但心里也有安慰,幸好婆婆有被认真对待,幸好看了婆婆在人世间的最后一眼。
一把灰,一捧土。就是所有人最终的结局。如果是伟人,自然会有纪念堂或者漂亮的墓地,供后人瞻仰。而凡人呢?
作者的朋友力雄设想建一座凡人纪念堂(不仅仅是骨灰堂),在那里每一个凡人都有资格在那儿占一块小小的空间,小到够放置几页纸或一个小本子就行了。每个人都可以在那儿记录下他们平凡的一生及感受,以使后人知道历史原来都是什么,以偿人类平等的夙愿。
这个设想,我想,只能是个设想吧,不会有实施的可能性,因为要解决和面临的困难会有很多很多。
而史铁生对朋友的这个愿望却很感动。但他自己对于死亡后的安排,却是更让我感动的。
他说,如果到了那一天,不要特意弄一身装裹,然后找一块最为贫瘠的土地,挖一个以他的肩宽为直径的深坑,把他垂直着埋进去,在那上面种一棵合欢树。
他说,人死了,烧了,未免太无作为,不如让他去滋养一棵树,给正在灰暗下去的地球增添绿色。
他想,为什么人人不能如此呢?沙漠的扩展、河流的暴虐无常、恶劣气候的频繁,正在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而这,都是因为地球上的森林正在与日俱减。
要是每个人都变成一棵树,一百年后,中国便会多处十几亿棵树,而世界上的人都这么做,世界便会多出几十亿棵树。
那时候土地会变得肥沃,河流会变得驯顺而且慷慨,气候会更懂秩序,一年四季会风调雨顺。
这是个多么美好的设想啊,它让我想起儿时的记忆。我的家乡是个普通的小村子,地处平原,村子周围没有高山,没有大江大河。每逢干旱季节,会从地下抽水,通过人工的沟渠来简单灌溉。
村子四周是田地,或者说是田地紧紧地包裹着村庄。跟家人下地干活的时候,总要戴着大帽子,来遮挡毒辣的阳光。但田边地头实际上有很多棵树,长得很茂盛的柳树,树下有大片的绿荫地。为什么有绿荫却不能去乘凉呢?因为每一棵柳树下都是一个坟地。
一个孩子对于死亡没有概念,但对于坟地却有天生的恐惧。因此看着绿荫,也不敢轻易走过去,更别提在树下放心乘凉。大人更不会这么做了。
儿时记忆里,很多人都有一棵树,但是这棵树,带给家人的或许也仅仅是一种慰藉。
如果这棵树,是作者的那棵树,或许就会真正有意义。
2010年,12月31日凌晨3点46分,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在北京宣武医院去世。根据他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那么,他想要的那棵树现在在哪里呢?或许正在文字里成长吧。
人活着的时候,有很多无奈。而人逝去的时候,更会有更多无奈。即便是再美好的愿望,也要兼顾活着的人的意愿。
就像婆婆,曾经无数次说过自己去世之后的归宿地。她说,她不想去那个农村,不想去那个让她伤心的地方,那个地方埋葬了她青春的梦想,让她留下了了太多可怕的回忆。
她说,她想去另一个墓地,那里风景好。我知道婆婆想去的那个地方,那是个我曾无数次路过的地方。
那是个公共墓地,建在一座小山上,墓碑依山而立,从上到下,排列有序。路过时候,如果是大晴天,就能看到阳光照耀下的墓地,散发着柔和的、灿烂的光芒,那些墓地上摆放的鲜花,也都开得灿烂美丽。
最近一次路过那个地方,惊讶地发现山脚下,新开凿了一个小湖,湖水湛蓝,应该是被蓝天映照的。整座小山,变得异常清秀美丽。
如果是我,我也想选择这里,而不是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四周是田地,旁边是土坝。即便不远处矗立着千年的辽滨塔,即便不远处流淌着辽河水,即便可以听到小鸟的呢喃,即便蝴蝶随时在四周飞旋,依然是婆婆不喜欢的。
可是,逝者成为过去,生者更需要心理安慰。最后依然只能依着家人的想法,将父母合葬,这是做儿女最大的心愿,也终于愿望成真。
合欢树,大柳树,都寄托了活着的人的思念,或许也是曾经活着的人,对这世间留下的最后的一点眷恋。不管如何, 好好活一场,就对了。
生如史铁生,不管命运如何改变,都不放弃自己的涅槃。
逝也当如史铁生,努力做出自己最后对人间的倾情奉献。
他一生,用文字记录自己真实经历,去鼓舞更多人,也鼓舞自己勇敢地活着,即便离开,也要潇洒把生命用另外一种形式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