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自己认知框架内的囚徒

阻碍我们发现事物真相的障碍,并非事物本身多变复杂,也不是我们推理能力的缺陷,而是我们此前积累的偏见。

很多时候,我们不用自己的眼睛看,只听别人说,我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出来的样子,我们之所以相信一个人说的话,那是因为他说出了你想听的。

不盲听,那我们通过阅读来扩大我们的认知边界总可以吧。

但大多数人读书,很难从一本书里得到新的东西,他们只选择读自己喜欢的那类书,潜意识里,也只是想从中寻找新的证据来巩固自己的旧观念。

当我们想通过阅读那些经过时间淘洗出来的经典著作和当代精英名流的叙述来提升认知层次时,我又想起《原则》作者达利欧的告诫:

每当你发现和大多数人站在一边,你就该停下来反思一下“原则”(共识)是偏见的另一个名称。

偏见和谬误不仅来自那些大多数人认可的共识,还来自我们的经历和理解的局限性,任何人的单一体验本质上都是存在扭曲的。

因为每个人都以他的理解和经历,来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式,然后再用这种思维模式去理解这个世界。这就造成人真正能够理解和欣赏的事物,也只不过是一些在本质上和他自身相同的事物。

所谓验证偏见,就是已经形成的假设和想法,有选择看到你想看到的东西,第一种表现方式是,只接收自己想要的信息;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对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进行合理化,以达到逻辑自洽。

所以,自以为是、先入为主、认知偏差,事后归因是人类认知的缺陷。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的囚徒。

喜欢罗翔老师的观点:我觉得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那个鸿沟,就是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活在巨大的偏见之中,你这一生的努力就是为了走出偏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