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火车票开始预售了!
孩子语文课已经开始学习《春节童谣》!
尽管还没进腊月,却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年”就要来了!
今年和去年一样,父母、公婆、弟弟、小叔齐聚到我们家过年,一共九口人!
今年又与去年不同,新房旧房都可以入住、两个厨房共同开火,一切会变得更加舒适!
记得还没出嫁的时候,每当进入腊月,我和妈妈就会坐在自家的土炕上,盘算过年要买的东西,要准备的礼物,除夕夜的菜式等等,时不时拉着爸爸和弟弟征求意见,最后由我整理出清单,做出预算,全家人都会行动起来,为大年做准备。
那时家里很穷,许多过年要用的东西,能自己动手的都不会出去买。
每年按习俗,门楣上要贴的挂钱,都是爸爸设计图样,鱼、福字、还有过年的吉祥话,每年设计两到三版,然后我和弟弟轮番上阵,花几天的时间在彩纸上刻出来!
对联也是自己买了大红纸,按门框的大小裁好,鸡窝、水井都不会落下。爸爸从他那本古老的万年历上,选好要写的春联,亲自誊写到红纸上,仓库、鸡窝那些不太显眼的地方,就由我来写,我的字写的不好,需要反复练习,才敢在红纸上下笔,因此进入腊月,练毛笔字也成了我必修的功课。
进入腊月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蒸豆包,黄米面、红小豆,常常一锅接一锅蒸,蒸好的拿到户外,寒冷的天气是天然的冰箱,很快就会冻得硬邦邦的,然后装入埋在地下的缸里,每次吃的时候重新蒸一下,方便又快捷。
随着除夕的临近,扫房、祭祀、磨豆腐、炸丸子,例行的活动都会有条不紊的推进。不管日子多难,全家人都会买新袜子,我和弟弟则每人会有一件新衣服,可能是妈妈织的毛衣,也可能是旧衣服改成的外套,偶尔也会直接买一套衣服,我俩能乐上好几天。
现在我从妈妈手里彻底接过了“过年”的接力棒,每年从进入腊月开始,就会做家庭一年的盘点,着手准备过年要用的物品清单,研究年夜饭的菜式,准备礼物和零食,还增加了过年期间的活动安排。
希望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家人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