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在读一本书之前最好能够了解成书结构,这样会更好地了解其内容的发展以及各篇章之间的联系,从而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这本书。
《孙子兵法》一共包括十三篇,分别是始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行军、地形、九地、九变、火攻、用间。每篇都是一个独立的主题,但各篇之间有逻辑关系,从第一篇开始往后,给人一种从高空逐渐向地面降落、由宏观到微观、由战略到战术的过程,比如前三篇的“始计-作战-谋攻”就分别描述了战前计划、两军野战到攻城的依次递进的关系。
欧阳修对该书结构的评价是“其言甚有次序”。
从内容上可以将这十三篇分为前六篇的内篇和后七篇的外篇。
内篇属于宏观,侧重军事理论,比如战争的计划、准备等等,用现代企业类比的话有点像战略规划部门或者市场部,负责制定策略。
外篇属于微观,侧重应用和技术,比如作战的区域、作战的地形、作战的手段等等,类似于企业中的销售部或者各职能部门,专门负责执行落地。
由此来看,这种结构确实和企业管理有相似之处,所以将孙子兵法用到企业管理领域也就不足为奇了。比如海尔的张瑞敏就说过,海尔的管理是经历了三子,孙子就是其中一位。
《孙子兵法》这种由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的结构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地图,让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内容。
参考文献:
[1] 孙武. 孙子兵法
[2] 李零. 兵以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