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 日,深圳可谓“一朝入冬”,我穿着从箱底里找出来的大衣,从红岭中学深康校区走出来,心中却是说不出的舒畅,第一次“送课活动”结束了!忙碌了大半个月的事情落下了帷幕。这次活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团队打磨的力量!因此,在反思之前,首先感谢在这次活动帮助过我的人,在你们的帮助下,我可以多次在学校初一年级顺利地借班磨课,才能有在校外上课时的从容和自信。《海陆变迁》这一不断调整变化的课,也才可以带给我以下的收获和思考。
一、尝试先学后教的模式
在上次的反思文章《让课堂时间用到刀刃上》中,我想琢磨出一种适于“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先学后教模式,让我的学生也有所准备地走进地理课堂。这一次的活动,就有了新的尝试,那就是调整学生做《知识与能力训练》的顺序,过去往往是学生上完课再做练习巩固,如果提前通过阅读教材,把“知识结构”先完成,再提前做几道可以基本囊括新知的选择题,课首利用麻吉星反馈器进行预习诊断,不就既可以让学生预习留痕,教师又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教学决策了?这样提前做了预习,本节剩下的课后习题少了,就又可以提前做下一节课的预习内容了。《海陆变迁》这一课的尝试,让我看到了在不增加师生做/改作业的负担下,实施先学后教理念的可行性,期中之后初二班级的常态课上就可以进行这样的“作业改革”。
二、调整达成目标的方式
确定了课堂目标后,如何根据学情和现有资源,进行高效的课堂行为以达成目标,需要对课堂进行不断反思和调整。前两个磨课班级在“运用板块知识预测地理事物活动”都遭遇了学习困难,通过和科组牛老师和谢主任的交流讨论,厘清了主要原因并作出以下修改:一是,学生还不是很清楚“地中海”和“红海”的位置,需要做出标注;二是课本板块分布图的箭头不全,还不足以帮助学生进行预测活动,要在课件或者学案上提供绘制了小板块运动箭头的板块分布图。而后的班级在这一活动上表现确实更佳。
王博士来校指导时,提出学案上习得目标“了解大陆漂移假说的观点,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要如何体现?后来把阻碍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语去掉,直接创设情境后,提问学生“此时如果你是魏格纳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自行归纳“提出假设”和“寻找证据”的科学探究步骤。在“世界著名山系与板块构造的关系”和“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板块内部,地壳相对稳定”的特点时,我一开始直接把山脉分布图和板块分布图重叠在一起,后来在王博士的建议下,把两幅图分开放置,给学生思考和观察的时间,然后在随机挑人,发现学生是可以通过自主观察得出结论的,由此可见,有时候教师提供的脚手架太多,反倒阻碍了学生培养更多的能力,所谓“少才是多”,在磨课时,我曾经用课本模拟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还自认为比较形象,后来听课老师提出质疑,课本能否代表地层,如果是想达到形象演示的目的,其实动画就可以做到,于是也在科组长林老师的帮助下做了相应的调整。
这节课,在老师们的帮助和反复的思考下,到最后一个班级上时,已经与第一次上时有了很多的调整,我想这就是磨课“磨”的意义吧,很磨人,但是却能把粗糙的教学行为“磨”得更合理更科学,“磨”过的课堂自然离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就更近。
三、合理使用抢答的功能
来学校观课指导的王博士提到课堂上我使用抢答次数过多,容易被学生似乎都会的现象蒙蔽,今天特意调出那天上课的百宝盒数据,发现课堂四个活动任务,竟然有三个活动的互动方式是抢权。以前听过王博士的讲座,了解过抢答不宜过多,因为一般只有优生才会积极抢答,没想到在实际应用中就知行不一了。
于是,经过认真地思考,决定按照内容是否为本课重点来决定使用抢权还是随机抽人功能,除了“火山地震”因时间问题以作业形式学习或者下节课学习之外,像“地表形态变化”“板块构造学说”课标有明确指示的,那就需要所有同学都要掌握,这两个内容的活动互动方式就用“随机抽人”功能,且在布置活动要求时,先点明活动结束后要“随机抽人,请积极思考和参与”,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掌握。像“大陆漂移假说”则可以用抢答的功能,课标没有对应要求,学生知道即可,又或者在地理事物预测的活动展示,很多同学举手补充,为了更公平,可以选择让同学们抢答,获得补充加分的机会。有了这样的思考之后,后期的课堂使用抢答的次数都比那节课要少一些,而挑人次数明显更多。
四、促进小组活动的细化
本课的“我是预言家”地理事物预测活动,是想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第一课我让学生口头讨论再交流,到后来用便签先写下再交流展示,我以为已经够落实了,到第三次磨课王博士提出,这一环节其实不需要每一个学生都预测三个地理事物,分工合作预测,既可以让学生体验同侪协助的力量,又可以节省写的时间。
讨论时还应该通过学生起立或者发言牌等增加仪式感的方式,结合教师计时调控,来促进每一个学生参与讨论,让小组讨论真正落地。这一活动,在45分钟的借班上课的班级里,就实施得比较好。当然,因为我和学生都还不熟悉这样细致的小组活动,用时比预期时间长。但如果常态课上能以这种方式,培养学生这样的讨论习惯,又何愁小组讨论不起来呢!
在小组合作环节,王博士还专门提到把这些活动步骤和注意事项放在课件上,不过我觉得费事没有采纳,导致送课时出现了学生习惯性马上和同学讨论,部分同学多写了预测内容,字写得很小,以及很多小组没有勾选共识的情况,第二次评课王博士再提到这个问题时,我才意识到原本我认为费事的做法,实际上起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有小组成果拍照投票的技巧也需要加强。
五、协调板书与课件关系
常态课上,出于对课件的依赖,板书板画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提会专门精心设计了,导致这次磨课最后成型的竟然是板书内容。其中六大板块需要板书出来,以便预测活动时用,我一开始的想法竟是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时写,但是写完板书,发现没有时间去指导学生的讨论了,后来经王博士提示,才想起来可以利用磁条把事先写好的卡纸粘贴到黑板上即可。另外,还发现写板书的时间无法与课堂内容同步的情况。于是,边放课件,在白纸上琢磨板书设计,如遇课件和板书皆可的内容时,根据重要性选择其一,最后有了以下的课堂板书:
如今,再看当时速写的板书,才发现板书的字是多么不堪,未来还是抽点时间练练字吧!
六、暴露问题产生新困惑
这次活动有如上的收获,但是一些问题也得以暴露,引发困惑,需要在后续实践中进一步摸索和解答。
1.第一次磨课的时候,我并没有准备课堂的导入,后来发现还是需要,但是又产生了“课堂导入先”还是“预习诊断先”的新困惑,这次课选择了“课堂导入先”,但感觉“预习诊断先”也未尝不可,日后的常态课能否争取找到更和谐的模式?
2.如何整合活动,给课堂“做减法”,这节课每个标题内容下各有至少一个小活动,能否根据核心问题,整合起来,更好地培养学生更高阶的能力?
3.如何利用数据,进行教学决策,特别是在正式送课时,第一道预习题在二次作答之后,更多学生选择错误选项,这种情况下,我选择了一名选正确答案的学生来分享做题思路,分享说出原因后,仍有几个同学课后不解地提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处理这种数据?
4.无论是磨课还是正式送课,我发现在系统上加分总是不够及时,甚至有所遗忘,加分的原则设置也感觉不够公平合理,如抢答和随机抽人答对加一样的分等,而我的地理课每个月都会评出地理学习北极星,课堂的加分实际上也是重要的一环,是否应该在常态课上和学生们讨论,得出应该相对合理的加分内容,并在常态课上用起加分功能?
结语
前几天,从罗湖成长起来的特级教师鲁艳老师的采访在我的朋友圈里刷屏,放弃了副校长工作的她说“教师的最高尊严在于课堂的生命力”,让人肃然起敬。这两次评课,王博士都提到了课堂的目标是“思维的训练、方法的锻炼、习惯的养成”,我想如果常态课的教学设计常常念及这十多个字,相信经过一年或者两年的地理课浸润之下,学生会有不一样的成长!长此以往,我相信我的地理常态课也会有很大的变化,届时送课活动或许就会很轻松了吧!